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

2019-03-20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浏览量163

  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体系构建是创新创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实践课设置改革以及相关保障体系完善三个方面,开展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当代教育论坛

  《当代教育论坛》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教育理论期刊,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认定的教育科学类核心期刊。2010年恢复旬刊,全新改版,每月推出“综合版”、“管理版”和“教学版”。

  “大学生创新创业”是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学质量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储备高水平创新人才。我校目前正处于创建特色鲜明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转型时期,而应用型本科高校担负的重任就是运用先进技术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要求应用型大学开设的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已经意识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并开始实践。但还现存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人才培养目标有争议,缺乏系统创新创业意识训练;创新创业教育没能实现与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尚未建立,教学效果有待提高;就业创业孵化基地急需抓好实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亟待强化成效;多头管理没有形成合力,管理制度有待优化;师资力量薄弱,知识传授有余能力提高不足;校园没有创新创业氛围,缺少支持体系,社会没有支持创新创业环境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良性发展。

  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体系设置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问题。生物科学专业是以现代生物科学、现代农业科学为主干学科,研究内容侧重于生物技术、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在农业、生物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应用方面,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生物科学技术与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还不完善,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没有体现出创新能力建设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课程没能与专业课程紧密融合,没真正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到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中,只落在了纸面上,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生产需要脱节严重,因此开展生物科学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一、生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课程设置与改革

  课程理论教学历来都是国内外高校传授专业知识的主要形式,但是在国内高校教学中普遍存在知识更新滞后于科技前沿、理论与实践脱节等现象。针对理论滞后及与实践脱节问题,我校生物科学专业根据学科发展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在近七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国家对生物类人才的需求动态,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的缺陷,我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关联性,课程教学内容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关联性等等问题,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精心设计。

  首先,制订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按照“基础、创新、特色、人本”的基本原則,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为主体,以科学管理模式和有效运行机制为保障,推进知识链、能力链和素质链三位一体的纵向贯穿,把区域资源特色校本课程、科学研究成果融入专业人才培养。

  其次,为了保障专业课程的教学课时和教学质量,我们将应用性不强的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课》等课时适当减少, 而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普通生态学等课程的课时数适当进行增加,多数实验课程的教学时数有所增加。要求任课教师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不断补充、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国际前沿学术发展动态,使授课内容紧跟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将新知识及时融入课堂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奠定基础。

  最后,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采用基于网络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不断丰富开放的网络资源,建立网络虚拟课堂,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方便学生自学;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和学生互动,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院教师作为理论教学的主导者,积极进行教学方面的改革,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课外作业、PPT 交流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查阅文献,加深思考和理解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生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设置与改革

  首先,开展教学大纲修订与调整。从 2010年至2017年,学校结合转型发展需要及实际教学情况,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一共对生物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3 次修订,在2010 版、2014 版生物相关学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组织教学第一线的专业教师和相关教学管理人员重新修订和完善2018版人才培养方案,在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首次实施课程模块,在保证课堂理论教学质量和学科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增加了创业设计、大学生创新活动、教育见习、专业基础调研、生物教师素质训练等实践环节,同时增加原有的专业见习、专业技能训练、案例教学、中学生物科技活动等实践实训课程的学时比例。实践教学约占总学分(总学时)的38%,比原来提高3个百分点。另外,增加了10个学分的创新创业公共课程,更加紧密地把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和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更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其次,充分发挥“导师制”作用。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强化教师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灵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引导教师采取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同时,从大二开始,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向,遵循学生兴趣和教师研究双向选择的原则,组成不同的兴趣小组,并聘请专业导师,充分发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实验室平台,在导师指导下加强中学生物实验教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竞赛和参与导师科研项目等环节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实验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使团队学生在导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领悟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除此之外,还需加强和发挥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科研平台、人才培养示范区、校企合作单位积极开展学生的实践实训活动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文化氛围,为学生实践实训和科技创新提供场地及技术支持。依托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学生创业培训,通过专门的创新创业培训及帮扶工作,进一步普及创业知识,引导在校学生更多地了解创业、参与创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

  三、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针对地方高校生物科学专业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分别建构有生物科学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专业实践技能评价指标体系、考核办法、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等措施,强化各种监管措施,在实践教学中加强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激发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在开展过程中得到提高,才能实现高校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化。

  首先,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教师作为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只有加强教师自身能力建设,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要构建监督约束机制。学校应成立相应的监督组织,成立督导处、评价处,负责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效果的检查和督促,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始终贯穿于教学之中;第三,建立和推行创业教育评价体系。要建立以考核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考核体系,积极探索多样化、多重标准的评价方式,除试卷成绩外,要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和评定。最后,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措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学校教书育人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仅要建立与创新实践能力相配套的相关政策及相匹配的规章制度,还要建立行之有效的奖励措施,以充分调动学生和教师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学校、社会、政府及学生本人各个方面的配合,课程体系设置作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求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要具有指导性、实践性、多样性、开放性的特点,只有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适应生物科学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才能提升我校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及创业实践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闫利利, 曲波.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问题与现实对策[J]. 教育与职业, 2017, (22): 62-67.

  [2] 邓明英. 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瓶颈与突破[J]. 继续教育研究, 2016, (1): 28-30.

  [3] 王進波, 齐莉莉, 梅乐和. 生物类专业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 生命的化学, 2016, 36(3): 421-425.

  [4] 陈万光, 易力, 郑玲, 等. 地方高校应用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5, (10): 241-243.

相关推荐

正规出版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