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身皮肤病的中医治疗

2021-08-07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浏览量103

  [摘要]心身医学基于整体观念提出了“形神合一”、“七情致病”、“天人合一”等理论,反应出躯体与心理之间相互影响。皮肤病如银屑病、白癜风、神经性皮炎、痤疮、斑秃、黄褐斑等的发生发展均与社会及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本文从心身医学视角出发,探讨皮肤病的病因病机与治则治法,认为皮肤病主要通过内外因相互作用而致病,故而应当重视皮肤病的治疗特点,在辨证基础上,心身同治,为皮肤病的防治提供思路。

  [关键词]心身医学;皮肤病;中医

  皮肤病如银屑病、特应性皮炎、黄褐斑和斑秃,均与情绪、焦虑等心理社会问题相关。现代医学认为压力导致皮肤发生不可逆转的神经内分泌变化[1]。在银屑病或特应性皮炎患者中,各种神经肽和神经递质的表达显示出与健康对照组不同的变化,神经介质可以直接调节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发生的炎症反应[2-3]。中医心身医学基于整体观念提出了形神合一论及七情致病理论[4],而皮肤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情志因素密不可分,中医病机为正虚邪实,涉及心、肝、脾、肺、肾等脏腑,其治疗多主张“治外必本诸内”,局部与整体并重,重视社会心理因素,通过辨证论治、情志相胜等方法调节脏腑功能。

心身皮肤病的中医治疗

  1中医对心身皮肤病的认识

  情志是指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或五志(怒、喜、思、忧、恐),是人的一切精神情绪活动,属正常的精神活动。七情所伤(尤其是长期抑郁、恼怒)导致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是皮肤性病的重要病因之一。《黄帝内经》中早已提出“心身合一”的思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素问·举痛论》记载:“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陈汉章认为,肝气的疏通调畅是皮肤抵御外邪之基础,气血充足,肝木得养是皮肤润泽的关键,肝气柔和,五脏得安是皮肤病良好预后的重要因素[5]。

  2心身医学指导下的皮肤病中医治疗

  现代心身医学使用所谓的疾病生物—心理—社会模型[6]。根据这个模型,不同层次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从分子到生物圈)通过整个过程中复杂的相互作用,对疾病的发生及起着重要作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精神病理诊断与慢性皮肤病具有高度关联[7]。在皮肤、精神和免疫系统之间确实存在着许多个体发育、解剖学和功能上的联系———例如,来自同一生发层的关节、皮肤中致密的游离神经末梢网络,这些联系是心理神经免疫机制经常参与皮肤病发病机制的原因[8]。因此,心身医学在皮肤病中的治疗至关重要,下文以银屑病、痤疮、黄褐斑三病为例说明,其他皮肤病亦可参考。

  2.1银屑病

  银屑病皮损所具有的红斑、鳞屑、瘙痒和反复发作、慢性病程,导致患者极大的精神负担,成为银屑病加重和复发的诱发因素。此外,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等量表评分亦有异常表现。因此,情绪调节是治疗银屑病的重要环节与方向。

  2.2痤疮

  痤疮以散在性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伴皮脂溢出为临床特征。《医宗金鉴》[12]云:“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宜内服清肺饮,外敷颠倒散。”痤疮多见于青春期男女,压力大、熬夜等不良习惯容易导致肝郁化火;过食肥甘甜腻厚味,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影响肝之疏泄。痤疮的核心病机多为肝郁肺热,因此除清肺热外,疏肝解郁的药物亦是必不可少。

  2.3黄褐斑

  黄褐斑是一种发生于面部的色素沉着斑,无自觉症状,好发于女性、中青年。

  中医称为“黧黑斑”“蝴蝶斑”等。《诸病源候论》曰:“面黑皯者,或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皆令血气不调,致生黑皯。”黄褐斑多因肝、脾、肾三脏失调而致气血不足或瘀滞,不能上荣于面而成。中医治疗专家共识指出本病中医治疗总则为疏肝健脾补肾,理气活血化瘀[14]。倪亚杰等发现黄褐斑早期肝气郁结型最为多见,情志因素会导致相关激素分泌促进色素沉着[15]。张德华等发现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疗效确切,其疗效优于谷胱甘肽联合维生素C治疗[16]。张雅洁等对深圳200例黄褐斑患者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发现38。5%患者有焦虑、抑郁及精神紧张,为黄褐斑发病主要诱因之一[17]。

  3验案举隅

  刘某,女,37岁。初诊日期:2019年1月9日。主诉:两侧面颊部色斑半年余。现病史:患者自述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两侧面颊部出现淡褐色斑片,逐渐扩大边界不清,曾至美容院行皮肤护理,外院与多种药物(具体不详)口服,症情改善不明显。平素情绪不佳,胸闷,善太息,头沉头晕,小便黄,大便偏干。月经史:周期尚规则,月经5~6天/28~32天不等,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查体:两颧部淡褐色斑片,呈对称性,形状不规则,边界不清,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4小结

  心身医学是一个横跨多个领域的专业,涉及到医学疾病背景下的心理社会变量的评估和治疗。它可以认识到影响个人对疾病易感性更广泛的因素:最近和早期的生活事件、慢性应激和稳态负荷、个性、心理健康、健康态度和行为[18]。欧洲一项横断面多中心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与自杀意念有显著相关性,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手部湿疹和腿部溃疡患者与抑郁和焦虑的相关性最高[7]。研究表明部分皮肤病的发生与心理应激有关,过度的应激反应又能加重患者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某些皮肤病反复发作也多与精神因素相关。因此,重视心身同治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中医治疗身心皮肤病多从情志出发,运用情志相胜法、以理谴情法、语言开导法等,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效改善治疗效果[19]。因此医者应发挥中医药对身心皮肤病治疗的优势,注重精神与情志调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及治疗皮肤疾病。

  [参考文献]

  [1]PSanja,DMaria,TobinDJ,etal.Furtherexploringthebrain-skinconnection:stressworsensdermatitisviasubstanceP-dependentneurogenicinflammationinmice[J].JInvestDermatol,2008,128(2):434-446.

  [2]PetersEM,MichenkoA,KupferJ,etal.Mentalstressinatopicdermatitis-neuronalplasticityandthecholinergicsystemareaffectedinatopicdermatitisandinresponsetoacuteexperimentalmentalstressinarandomizedcontrolledpilotstudy[J].PLoSOne,2014,9(12):e113552.

  [3]NiemeierV,KleinH,GielerU,etal.Stressandpsoriasis-apsychoneuroimmunologicalstudy[J].PsychotherPsychosomMedPsychol,2005,55(1):20-28.

  [4]李珑,杜娟.从“形神合一”谈构建中医心身医学的意义[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6):8-10.

  [5]张琴,林少健.陈汉章教授从肝论治皮肤病经验撷菁[J].中医药导报,2018,24(1):113-115.

  [6]WiseTN.Psychosomatics:past,presentandfuture[J].PsychotherPsy-chosom,2014,83(2):65-69.

  [7]DalgardFJ,GielerU,Tomas-AragonesL,etal.Thepsychologicalbur-denofskindiseases:across-sectionalmulticenterstudyamongder-matologicalout-patientsin13Europeancountries[J].JInvestDer-matol,2015,135(4):984-991.

  [8]GielerU,GielerT,PetersEMJ,etal.SkinandPsychosomatics-Psychodermatologytoday[J].JDtschDermatolGes,2020,18(11):1280-1298.

  [9]李苏,李欣,李斌.李斌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经验撷菁[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37(5):88-90.

  [10]马天,李斌.李斌教授运用四重汤治疗皮肤病经验举隅[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6,39(6):80-83.

  李斌1,宋建坤2

相关推荐

正规出版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