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与说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读是说的基础,说是读的表现形式,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阅读。文章主要从读前练说、读中练说、读后练说三方面,对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读与说的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语文教学;读与说;能力培养;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关于语文教学的论文期刊还有语文教学与研究期刊论文发表,您可以点击并前往查看。
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美国的学生可以针对一个问题滔滔不绝地展开一系列的阐述,而我国的学生却只能做练习册,单调重复地做一些干巴巴的测试题?笔者认为,美国的学生之所以能够具备这样的能力,是因为他们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形成了较强的读与说的能力。而我国的学生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忽视对学生读与说的能力的培养,更多地培养学生做题的能力。因此,为了培养五年级学生读与说的能力,笔者在教学中结合新的教学理念进行了一些探索。
一、读前练说
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距离学生生活的年代比较久远,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有着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课文之前,要组织学生收集和整理与课文相关的一些信息,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的内容。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后需要交流,而交流信息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读与说来完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收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但是教学中经常遇到学生整理后的信息很长,如果全盘托出会影响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利用每天下午的自习时间,专门组织学生交流预讲课文的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必要的筛选,将对理解课文、延伸课文最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理再加工,再把找到的资料经反复阅读后变成自己的话通俗易懂地介绍给大家。例如,教学《将相和》一课之前,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蔺相如这个人物,笔者组织学生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了整理再加工。学生们在充分阅读原始资料后试着用自己的语言交流资料:(1)当时蔺相如把和氏璧献给秦王的时候,秦王把和氏璧传给他的妃子和臣子们。虽说他们都爱不释手,但丝毫没有赞成的意思。于是蔺相如就心生一计,用自己的语言去镇住秦王。(2)据《史记》中的资料记载,当时蔺相如投靠的是缪贤的门客。缪贤想投靠到燕国去,蔺相如就劝说他,后来赵王宽恕了缪贤。由于学生在阅读文章前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已经进行了初步的交流,他们在课堂上就能够利用手中的资料进一步感悟文中的人物,进一步交流各自的体会。这种读前练说的方法,能使学生读与说的能力在循序渐进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二、读中练说
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为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应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组织学生进行交流,通过说话练习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例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文章中有一句话:“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其中“轰动”一词比较概括和抽象。笔者是这样进行引导的:“‘轰动’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出‘轰动’的情景吗?”学生1说:“消息一传出,顿时,大街上彩旗飞扬,歌声震天,人们奔走相告,欢呼雀跃……”听了学生1的发言,笔者立即对全班同学说:“他说出了大街上的情景和群众们的反应。谁还能说得再具体一些?”学生2说:“消息一传出,村里的男女老少,欢聚在一起,老人捋着胡须笑,孩子乐得拍手跳,青年男女乐得边歌边舞。”学生3说:“消息一传出去,人们都对詹天佑赞叹不已。有的说:‘詹天又可真了不起。’有的说:‘他可真为咱中国人争了一口气!’有的说:‘我们终于能自己来修筑铁路了!’有的说:‘这回我们的腰板可以挺起来了!’”在以上的说话练习中,学生的发言由概括变得更加具体,提高了阅读教学中说的密度,也提高了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而且,这种练习始终紧扣在理解领悟课文的内容、思想、情感这根线上,使学生读与说的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三、读后练说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且对于一些事物的感悟和理解已经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但是他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由于受到心理素质、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影响,总会感到不知从和说起。这时,教师应充分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抓住学生思考与表达的途径与方法,对学生及时进行引导和启发,为他们开辟更为广阔的思考空间,使他们能将自己在读文后的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笔者在教学语文教材第十册16课《匆匆》一文后,对学生说:“这节课我们一同欣赏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匆匆》,大家一定有许多的感想和体会想要表达,现在就请大家仔细想一想,然后共同交流。”不一会儿,学生1站起来说:“学习了这一课,使我想到了一句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笔者及时总结了他的发言:“你引用了我们学过的一句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其他的同学呢?”学生2说:“时间是逃去如飞的,这一点谁也无法否认,但我们也不要一味地为时间的流逝而叹息,珍惜时间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活得有意义。”对于这位同学的发言,笔者给予了肯定:“你不仅认识到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还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活得有意义,这说明你的认识更进了一步。我想我们应该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去完成更多有意义的事,在生命的历程中不断实现自身的价值。”学生3在笔者说完后似乎得到了启发,马上站起来说:“老师,我和您的看法差不多。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在自己有限的时间里留下值得后人珍惜的东西。这使我想到了雷锋叔叔的一句话:‘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紧接着,学生4站起来说:“读了《匆匆》一文,我想到了也许生命只是那么短暂的一刻,但生命的价值却无与伦比。我们必须用仅有的时间去完成无限的学习、探索、发现……生命的价值就是如此。”我对两位同学的发言倍感欣慰:“这两位同学完善了老师的发言,一位引用了名人名言,一位说出了自己的凡人名言,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上的教学片段中,学生能够从各自不同或相近的角度谈出自己对于学过这篇课文的真实感受。他们表达感受的方式也各有特色:有的引用名人的诗句;有的运用了恰当的比喻;有的联系自身存在的问题;有的在固定说法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新的观点,表明了自己对生命价值的看法……学生们在教师具有引导、启发和激励性的评价中,自由地表达,尽情地抒怀。在这样的说话实践中,他们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表达得淋漓尽致。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本质应当被视为师生、生生生命互动的过程。如果教师多从这个角度设计教学,那么课堂教学必将是一曲和谐的生命合奏。”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读与说,击中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使学生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得以呈现、撞击,为培养他们读与说的能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吴宪洲,东艳.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01).
[2]陈君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江西教育,2012(15).
[3]刘美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课外语文,2018(10).
作者:邓云
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