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本文采用2011~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教育结构和质量与技能溢价之间的关系,并对教育结构和质量对技能溢价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的增加能够抑制技能溢价,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能够扩大技能溢价,并且我国教育结构和质量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在东中西地区存在差异。根据实证结果,提出优化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结构,增强中等职业教育投入力度,促进教育公平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教育质量;教育结构;技能溢价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要想实现经济高效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我国将科技创新提升到统领全局的战略支撑地位的高度。而技术创新需要高技能人才,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所以,教育的发展关系到人力资本的积累、科技的进步,是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一步。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人工智能、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于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逐渐加大,由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发展,人力资本技能的差异以及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劳动力市场对于高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出现差异,也就是技能溢价这样的新型劳动力市场问题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一方面教育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结构是否合理、教育质量如何,决定了人力资本能否持续增长;另一方面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影响着技能溢价的拉伸,因而教育发展的质量与科技创新、技能溢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厘清教育质量、结构与技能溢价之间的关系,对于更好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实现经济的转型跨越升级有着重要意义。那么,我国当前教育结构对技能溢价有何影响?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哪个对于技能溢价的影响程度更大?政府对于教育的财政支出能否缩小技能溢价?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文献综述
随着技术进步、科技创新的发展,技能溢价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宋冬林等(2010)运用我国1978~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探究了技能溢价的形成原因,认为技术进步引致技能型劳动需求增长,进而导致劳动力市场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技能溢价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引致的,技术进步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进而改变了收入结构,也就是技能溢价。陆雪琴等(2013)通过1997~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偏向型技术进步对技能溢价的影响,认为技术进步的偏向性、技能劳动、非技能劳动之间的替代性和技能劳动供给是造成技能溢价的主要因素。学术界对于教育与技能溢价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李平(2014)利用门槛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短期内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能够提高技能溢价,但是当其跨过一定门槛值时,技能溢价就会随之降低,同时存在着地区异质性。马磊(2015)系统研究了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技能溢价产生的影响,认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能够显著缩小技能溢价,但是存在着地区差异,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技能溢价为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东部为显著的正向作用。唐礼智、李雨佳(2020)通过建立三期代际交叠模型,研究公共教育投入和私人教育投入分别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并解释了技能溢价的形成机制,认为在人力资本水平处于较高状态或较低状态时,公共教育投入能够缩小技能溢价的作用,但是私人教育投入只有在人力资本水平处于较低状态时,会对技能溢价产生正向影响。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于教育与技能溢价的关系有不同看法,他们多数是从高等教育投入、私人教育与公共教育角度出发,研究其与技能溢价的关系,而缺乏对教育结构和质量与技能溢价关系的研究。本文从教育的质量和结构角度出发,梳理教育对于技能溢价的影响机理和路径,并进行实证检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一)模型设定
1、教育结构和质量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根据以上机理分析,为了检验教育结构和质量对技能溢价的影响,本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建立如下基准模型:其中,P表示技能溢价,SHS表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SVS表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UNI表示高等教育质量,EDU表示教育财政投入,X为一系列控制变量,β0是常数项,βi是自变量的系数,εit是随机扰动项,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
2、教育结构和质量对技能溢价的区域异质性影响分析。由于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教育资源差距较大,因此对不同地域进行异质性研究。本文选取2011~2019年29个省(区、市)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因西藏和新疆数据缺失较为严重,故未将其纳入分析。本文参考国内学术界通常采用的省际区划方法,将29个省(区、市)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进行实证考察。
(二)变量选取
1、将技能溢价作为被解释变量。由于当前统计数据没有按照受教育程度划分的平均工资水平,故本文采用宋东林等(2010)的做法,用我国制造业职工平均工资比农林牧渔业职工平均工资作为技能溢价的度量指标。
2、将教育结构与质量作为核心自变量,以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高等教育质量、教育财政投入这四个指标来衡量。王琦等(2020)用Gini系数等来测度教育质量,这主要考虑不同学校教育质量的差异;张欢等(2018)用高等教育的入学率来测度高等教育质量;王伟(2017)采用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教育吸引力两个指标表示教育质量,具体是采用职业资格证获取比例与职业教育招生数占比来衡量;詹鹏(2014)选择的测度教育质量的变量为普通中学生师比和生均教育经费。本文考虑到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扶持,故采用不同教育阶段的生师比和教育财政支出来衡量教育结构与质量。
四、实证分析
(一)教育结构和质量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分析。本文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教育结构和质量对技能溢价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通过F检验、Hausman检验对模型进行筛选。可以看出,模型1~模型4在F检验中拒绝原假设,因此需要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中筛选。最终模型1、3、4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模型2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2。
(二)不同地区教育结构和质量对技能溢价影响的异质性分析。由于我国各区域资源、要素分布与配置不同,因此各地区的教育结构和质量对技能溢价的影响也有一定差异。本文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对不同地区的教育结构和质量与技能溢价的关系进行参数估计,在进行Hausman检验后,选择中部和西部地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东部地区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见表3。
结论及对策建议
本文通过利用2011~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教育结构和质量与技能溢价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及教育财政投入力度的增加能够抑制技能溢价,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能够扩大技能溢价。同时,我国教育结构和质量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在各地区产生差异性,西部地区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的提升更能抑制技能溢价,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更能扩大技能溢价;东部地区教育财政投入增加更能抑制技能溢价。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教育对于收入分配的作用,促进劳动力市场结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提升普通高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质量,增加其财政支出力度。普通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能够激励青少年继续接受高等教育,提高自身素质。普通高等教育的发展关系着我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因此需要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强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设备的投入力度,提高中西部地区整体教育水平,缩小教育在地区间的差异。其次,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根据各地产业结构布局优化专业设置,培养适合当地产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合理有效地分配教育资源。最后,积极推动教育公平的实现,缩小东中西地区、城乡地区教育差距,激活教育市场活力,培养高水平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董直庆,王林辉.劳动力市场需求分化和技能溢价源于技术进步吗[J].经济学家,2011(08).
[2]李平,高敬云,李蕾蕾.普通高等教育质量对技能溢价的影响———基于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视角[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3]宋冬林,王林辉,董直庆.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存在吗?———来自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10.45(05)
张子璇
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