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1-06-16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浏览量168

  摘 要:人口老龄化使老年护理行业逐渐兴起,但这一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本文认为,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缺失主要表现为老年护理基础知识和社区护理能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社会公众对老年护理行业缺乏认可度、高职院校课程目标要求较低及课程评价方式单一​‍‌‍​‍‌‍‌‍​‍​‍‌‍​‍‌‍​‍​‍‌‍​‍‌​‍​‍​‍‌‍​‍​‍​‍‌‍‌‍‌‍‌‍​‍‌‍​‍​​‍​‍​‍​‍​‍​‍​‍‌‍​‍‌‍​‍‌‍‌‍‌‍​。因此,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目标要凸显核心能力,课程内容应突出养老护理特色,重点关注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升问题​‍‌‍​‍‌‍‌‍​‍​‍‌‍​‍‌‍​‍​‍‌‍​‍‌​‍​‍​‍‌‍​‍​‍​‍‌‍‌‍‌‍‌‍​‍‌‍​‍​​‍​‍​‍​‍​‍​‍​‍‌‍​‍‌‍​‍‌‍‌‍‌‍​。

  关 键 词: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课程设置目标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10年底,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9亿人,占总人口的8.87%,同2000年相比,上升了1.91个百分点。”[1]老龄化社会对养老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同时要求养老护理人员具备关键核心能力。关于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界定有诸多表述,美国护理学会要求高等院校本科护理课程核心能力包括沟通、评估、批判性思维、技术操作;[2]澳大利亚护士学会对注册护士胜任力的核心标准规定为专业与伦理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等;[3]我国学者认为对养老护理人才能力要求有老年医学科学知识、临床照护等基础老年护理知识和技能,还包括老年人健康咨询、安全防范等其它核心能力。[4]综合中外学者及专业机构的观点,学界将养老护理核心能力确定为社区常见老年病症的护理能力、常见老年疾病的分析判定能力、与老年人沟通能力、运用养老护理法律和加强职业道德修养能力四个方面。笔者根据老年护理的特点将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确定为社区护理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四个方面。通过对核心能力的研究发现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缺失表现并进行原因分析,从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角度提出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升策略。

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一、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缺失的表现

  高职院校养老护理专业在校学生是未来养老护理行业的主要从业人员,为了解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笔者选取山东、内蒙古等4所高职院校养老护理专业的学生和教师为对象,发放调查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3份,有效回收率为93%;访谈10位学生,7位教师;利用SPSS21.0录入数据,通过均值、百分比、相关性等分析表明,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缺失表现如下:

  一是老年护理基础知识薄弱。为调查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笔者将选项设置为十分不赞同、不赞同、赞同、比较赞同、非常赞同五个递进等级,取平均值,平均值越小说明老年护理基础知识掌握情况越差,平均值越大说明掌握情况越好;养老护理人员进行老年护理的依据是老年护理基础知识,在223份有效问卷中,老年人肺功能、味觉系统、神经系统、心理特点等老年护理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均值分别为3.23、3.22、3.35、3.24,说明养老护理人员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二是社区护理能力不足。养老服务市场对潜在的护理专业性人才的实践技能要求日益提高,但调查发现,养老护理人员对社区护理维度的核心能力掌握程度较差,多数被调查人员实践水平不高,参加校内实验课5-8次的占26.5%,9-12次的占52.9%。数据表明,养老护理人员缺少校外实训、见习和校内实验经历,对于老年人长期卧床产生褥疮后如何进行护理、跌倒后如何正确处理等基本护理操作仍有部分人员不能熟练掌握。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归属社区护理范围,护理人员能够掌握老年人健康评估原则,但面对社区老年人提出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则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不能独立作出判断。

  二、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缺失原因分析

  根据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缺失的表现,笔者从行业认可度、课程目标、课程评价方式等方面分析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缺失的原因。

  (一)社会公众对老年护理行业缺乏认可度

  首先,老龄化人口加速使社会对养老护理人员的需要日益强烈,没有接受技能培训及文化程度较低的人员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导致社会公众对养老护理人员评价较差,阻碍了老年护理行业的发展。传统观念认为老年护理就是做“保姆”,因此学生在报考高职院校时,学生和家长通常视老年护理专业为最后选项。其次,社会对老年护理行业认可度较低。多数人认为老年护理是照顾老年人生活起居、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不用聘请老年护理专业的大学生,导致学生在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学习中产生抵触心理,忽视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提升。笔者请高职院校养老护理人员谈你为什么报考这个专业方向时受访学生说:老年护理主要学习医学知识和实验操作,包括血压、体温的测量和褥疮护理、心肺复苏等,护理对象既有健康老年人,也有半自理、不能自理老年人,需要掌握的实际技能很多​‍‌‍​‍‌‍‌‍​‍​‍‌‍​‍‌‍​‍​‍‌‍​‍‌​‍​‍​‍‌‍​‍​‍​‍‌‍‌‍‌‍‌‍​‍‌‍​‍​​‍​‍​‍​‍​‍​‍​‍‌‍​‍‌‍​‍‌‍‌‍‌‍​。护理健康老年人我还能胜任,护理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我感到很困难,有种保姆的感觉,要给老年人喂饭、洗脸、洗澡等。我是因为分数不够才选的家政专业。

  (二)课程目标要求较低

  课程目标是课程内容实施的依据,对教师教学工作有直接引导和规范作用。教师在授课前确定课程目标,以此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吸收知识,教学活动是否符合课程目标规定。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提高不仅是对知识和概念的学习,还有深层次、有价值的知识和思维锻炼。

  根据对四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多数养老护理人员能背诵高血压、糖尿病的含义,却不理解发病机理,因为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培育符合老年护理岗位需求的人才,而教师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降低了一个层次,忽视了价值性和实用性知识。以《老年护理学》第五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与精神护理”授课为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这一章的学习掌握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分期表现及护理等。”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把教学目标设计为“学生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变化包括老年人的智力、老年人的记忆等;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症概念、分类,掌握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教师认为这样设计课程目标是基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程度,但课程目标的降低导致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标准的降低。如笔者请高职院校老年护理教师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受访教师说:我们专业学生的高考成绩都不高,整体的理论知识接受程度不高。我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一些基本概念,如糖尿病、高血压的定义等,回答的正确率比较高,当我继续追问学生糖尿病的发病机理、诊断标准、高血压的并发症等问题时,回答的正确率特别低。我想这可能和教师的要求有关系,我们在设计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主要注重基础知识,太复杂的内容学生不能理解。

  三、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升的策略

  提升养老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促进养老护理行业发展,需要多方面力量的支持。笔者结合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调查结果,从课程设置角度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提升策略。

  (一)课程目标设置要凸显核心能力

  课程目标是教师教学的依据,是养老护理专业学生核心能力得以提升的重要保障。课程目标要体现知识与价值的统一,从知识结构、知识层级、知识顺序的角度出发,结合老年护理课程特点凸显核心能力。

  第一, 为提高养老护理人员社区护理能力,设置课程目标要从知识结构角度出发。课程内容的基本结构是把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相互贯通。以老年护理课程为例,老年病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细胞老化和心脑血管不规律运转导致的,学生在理解细胞之间转化关系和各器官相互连接的前提下,能够根据人体生长的基本规律判断新发现的老年病,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意见。因此,教师在设计课程目标时既要实现老年护理基础知识目标,还要构建老年护理学知识框架,介绍常见的老年人病症,讲解发病机理和照护事项,结合养老专业的健康评估、心理评估方向,在设置课程目标时加强社区健康宣传,提高社区护理能力。

  第二,为提高养老护理人员法律法规与伦理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设置课程目标要从知识层级角度出发。老年护理课程标准隐含其价值取向,诸如培养学生什么样的价值观和职业品质。学生要在照护过程中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因此要求学生能与老年人良性互动、有效沟通,体现人文情怀。据此设置课程目标,应当培养学生关爱老年人、体谅老年人、理解老年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交流课程内容、有关养老护理的新闻事件、对老年护理行业的看法,锻炼学生沟通表达能力与合作能力,教师记录学生发言,观察学生思想动向并适时引导,提升其法律法规与伦理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5]

  第三,为提高养老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设置课程目标要从知识顺序角度出发。知识的学习应遵循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而形成学科框架。遵循知识的顺序性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体会学习的乐趣。以老年护理学科为例,教师在讲授人体结构、人体器官工作流程等基础知识之后,分析某一病症出现的原因时,学生会结合相关学习内容主动思考,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再进行讲解,此时学生的理解会更深刻,由此锻炼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二)课程内容要突出养老护理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年护理需求的变化,老年护理课程也应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点。与医学院培养医疗卫生部门的高级护士不同,养老护理专业是为养老机构、居家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培养专科层次的养老服务人才,因此,在设置课程内容时要突出养老护理特色。在社区护理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评判性思维、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四个方面提高养老护理人员核心能力。

  第一,为提高社区护理能力,课程内容要增加养生知识、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老年人意外伤害预防、用药指导、看护等内容。医学院护理专业或护理专科学校在护理实践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临床护理评估能力,如要加强对老年人风湿病等骨关节疾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能力和评估能力;在用药指导上只需把用药的注意事项和吃药次数告诉老年人家属,让家属承担主要看护责任​‍‌‍​‍‌‍‌‍​‍​‍‌‍​‍‌‍​‍​‍‌‍​‍‌​‍​‍​‍‌‍​‍​‍​‍‌‍‌‍‌‍‌‍​‍‌‍​‍​​‍​‍​‍​‍​‍​‍​‍‌‍​‍‌‍​‍‌‍‌‍‌‍​。而养老护理人员的课程内容上不仅要讲授老年人常见病、高发病的特点和照护技能,还应学习养生知识、老年人营养膳食、身体锻炼等内容,突出养老护理以预防为主的现代健康理念;在用药指导上也要承担起主要责任,协助老年人每日用药。[6]

  第二,为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要帮助学生掌握与老年人交流的技巧,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医院护士主要是对老年人身体的照护,以疾病的康复为终极目的;社区养老中心和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不仅要照护老年人的身体和生活,还要对老年人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使其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保障老年人心理健康。为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合作能力,课程内容应包括护理人员与老年人沟通的技巧并贯穿在老年护理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之中。

  第三,为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要结合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护理人员对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分析能力及护理效果的预判能力,帮助学生准确判断老年病症。老年护理知识包括老年内科、外科、卫生法学等医学基础知识,养老机构及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老年人病情多种多样,课程内容要注重医学知识的深度,特别是一种病因引起的多种症状的护理,如糖尿病、高血脂等内分泌疾病引发的心衰、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医学知识及护理原则,帮助学生准确判断老年病症,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

  第四,为增强法律法规意识,提高伦理道德素养,要强化老年护理法律法规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将法律法规作为养老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近年来虐待老年人事件的严重性和提高护理人员素质的紧迫性。老年人是弱势群体,这就要求养老护理人员具有更高的道德素养,课程内容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识,如滥用药物导致老年人意外过世等相关法律知识、虐待老年人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同时要结合老年护理工作案例,加强社会伦理道德教育,提高伦理道德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sso ation of Colleges ofNursing.Nurse Practitioner and Clinical NurseSpecialist Competencies for Older AdultCare[R].Washington,DC:American Association ofColleges of Nursing,2004.

  [2]Australian Nursing and Midwifery Council.Nation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theRegisteredNurse[EB/OL].

  [3]沈剑飞,袁芬,周娟仙,凌杨青,杨慧兰.中职护理专业老年护理方向“1+X”课程架构[J].卫生职业教育,2017,(22):93-95.

  [4]赵洁,毕怀梅,傅映平等.云南省老年护理人才知识及核心能力需求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14):105-108。

  [5]谭严.高职高专护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现状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4,(6):54-56.

  肖 强,肖 瑶

相关推荐

正规出版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