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小儿咳嗽治疗的积极影响

2020-08-13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浏览量86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咳嗽治疗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143例咳嗽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1)和观察组(n=7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在常规护理工作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58例高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68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护理之前SAS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SA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咳嗽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因疾病给患儿带来的焦虑,同时在提高护理满意度,和谐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方面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小儿咳嗽;焦虑;护理满意度

心理护理对小儿咳嗽治疗的积极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分析2015年6月~2017年12月进入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143例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都表现咳嗽,部分患儿咳嗽伴随呼气性呼吸困难、听诊有呼气相延长或哮鸣音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1例,男40例,女31例,年龄最大5岁,最小2岁,平均(3.04±0.12)岁。病因:肺炎32例,支气管炎20例、哮喘12例、支气管扩张7例。观察组72例,男41例,女31例,年龄最大6岁,最小1岁,平均(3.01±0.09)岁。病因:肺炎35例,支气管炎22例、哮喘9例、支气管扩张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患儿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肿瘤、血液病患儿;②本身患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的患儿。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用药护理、基本健康宣教、饮食护理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①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求护理人员掌握临床心理护理方式与技巧,具备一定的心理疏导能力,培训结束之后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考核。考核通过之后进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②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向患儿家长发放关于疾病的相关资料,还可以采用开公益讲座的方式向广大家长普及疾病的相关知识,让患儿家长了解疾病发病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对策、护理手段等。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宣教方式让患儿家属能够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让患儿家属能够知晓预防措施。③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护理:不管是患儿还是患儿家长都需要做好心理护理工作,针对患儿可以利用播放动画片、听喜欢的歌曲等方式让患儿安静下来,舒缓患儿的恐惧、抗拒心理[3]。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患儿家长的沟通工作,让患儿家长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做好治疗的相关事项,避免护理人员与患儿家长出现无法协作、沟通的情况。④加强对患儿的饮食护理:患儿多进食高能量、易消化的食物,可进食流质、半流质食物,采取少食多餐的方式,可以进食玉米、红枣花生、胡萝卜等,不能吃牛肉、羊肉等食物,也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⑤加强对患儿的皮肤护理:告知患儿家长需要保持患儿皮肤干燥清洁,不能让患儿抓挠皮肤,尽量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不能涂抹任何的护肤霜等等。⑥做好环境护理:做好环境护理工作,室内温度、湿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同时定期在病房内进行巡视,不定时的询问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针对温度高的季节控制空调温度,注意调节室内湿度,避免室内过于干燥。针对温度低的季节做好提供热水等护理工作[4]。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58例(81.69%)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68例(94.44%),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2对比两组SAS评分情况两组在护理之前SAS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25.68±1.04)与对照组SAS评分(40.89±4.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通过对咳嗽患儿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鼓励患儿及患儿家长。同时通过利用娴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与患儿、患儿家长建立其一个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咳嗽患儿的护理工作,不仅要做好与患儿的护理沟通,还需要做好与患儿家长的护理工作[6]。在治疗中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方式,通过各个方面注重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工作,帮助患儿建立治疗后的信心。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治疗总有效58例(81.69%)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68例(94.4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发现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辅助患儿的临床治疗疗效提升。由于部分患儿的咳嗽症状受到心理活动、情绪、个性因素等的影响[7],加上长期反复发作,患儿经常用哭泣、大喊大叫宣泄情感,这对于家庭、患儿家长都带来了影响,这种情况下不仅要通过利用治疗的方式加强对患儿的临床治疗,还需要通过疏导、解释、支持等方式加强心理治疗和护理工作[8-9]。在本次研究中,两组在护理之前SAS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25.68±1.04)与对照组SAS评分(40.89±4.6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74.6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逐渐形成,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于小儿咳嗽的治疗,可有效减少患儿的咳嗽发生[10-11]。综上所述,针对咳嗽患儿在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因疾病带来的焦虑,还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促进护患关系和谐,降低护患纠纷发生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商丽莉,李卉丹,孙淑君.护理干预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及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35):178-179.

  [2]刘霞娃.舒适护理干预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预后的影响[J].甘肃科技,2017,33(22):127-128.

  [3]周艳.PDCA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6):115+123.

相关推荐

正规出版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