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改善预防医学实验教学质量及解决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武汉大学健康学院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构建了新的实验教学体系。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方式,建立实习实践基地以及全面的实验考评体系等措施,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设计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确立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大卫生观”,为实现“健康中国”这一战略目标,公共卫生事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加速我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职能的转变,对预防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预防医学教育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践性强为主要特点,实验教学作为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必要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1-2]。
1预防医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检索国内专家、学者近五年来公开发表的有关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改革方面相关的论文,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等数据库,经过细心筛选及整理,对其中43篇文章进行分析与总结,关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教学内容普遍以单纯理论验证性实验为主;(2)实验教学方法技术单一,中心实验技术人员需提前配制好试剂、实验老鼠前期染毒、仪器的配备和调试等,带教老师事先确定好实验方法、内容、步骤以及思考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在指导老师的讲解下按部就班的进行操作即可,很难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3-4];(3)目前大部分的实验场地都仅局限于实验室,没能将实验教学与创新课题、相关科研项目、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得学生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脱节,从而导致知识应用能力低下;(4)实验考核体系仍不完善,传统的实验教学考核方式常常通过教材上已有的结论来进行评分,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及结果无法及时地去发现、分析和解决,此外实验课的成绩往往与实验结果直接相关,从而导致学生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相互抄袭而不思考,导致实验效果大打折扣[5]。针对上述问题,武汉大学健康学院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体系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新的举措,现详述如下。
2以学生为主体,以实验为载体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内容的设置思路从本学科最新的理论、概念出发,注重内容的实用性、适用性、先进性,强调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并进行整合、重组。本中心根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将实验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分成基础知识训练、专业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由学生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训练(针对某个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及实验的难易水平,结合已有的技术和设备,形成由基础到综合创新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从而实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实习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习教学模式的转化。
构建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一体化的良性互动的实验课程体系。形成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验证性实验:涉及一些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作为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等内容,如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等;(2)综合性实验:涵盖了专业课中提高性内容,或是综合多门课程理论知识与多种实验技术综合应用的实验项目,如小鼠蛋白质westernblot实验等;(3)创新性实验:主要是从科研成果中提炼出来的实验项目,旨在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其探索和创新能力,如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基因扩增-PCR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等,均来自实验中心专、兼职教师的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训练、开放实验或选修实验,有机会接触到预防医学实验相关先进技术,对生命科学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有了全新的了解。
3多种先进实验教学方式综合应用
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师的任务是“教”,传授知识;学生则是“学”,传统教学方式虽比填鸭式教学法好,但仍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本中心通过“全程双导师制”,运用“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PBL教学模式”等多种先进实验教学方式,从源头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主观能动性。
3.1落实“三创”理念,实施“五结合”教学法
为培养武汉大学“三创”人才,在实验教学中实施“五结合”教学法,即实验教学与科研活动相结合、课堂教学与现场实践相结合、基础实验与人群监测相结合、虚拟实验与现场演练相结合、经典方法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其核心是利用先进的实验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公共卫生理论与公共卫生现场实践联系起来。注重基础知识与专业实践密切结合,让学生尽早接触公共卫生的现场实际。例如在《牛乳掺假快速检测及食物中毒课题讨论》实验课中,引入曾轰动一时的三聚氰胺事件,由此导入蛋白质含氮量的测定原理,既巩固了理论知识,同时也与现实案例联系,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以公共卫生案例为中心开展讨论式实践教学
在学生接触专业理论课后,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典型案例讨论。以学生为主导,通过查阅文献介绍案例的发生,以提问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生产环境空气中粉尘的测定与评价》实验中,以对某矿中粉尘浓度与矽肺检出率、平均发病工龄进行分析,综合专业理论知识,对该案例进行综合评价。
4建立了具有“网络式”和“一体多翼”鲜明特征的实习实践基地
为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互补,实验内容和实验技术与公共卫生实践紧密结合,我院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建立了综合性实习实践基地,同时制定个性化实习方案。目前在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要实习实践基地的基础上,先后与国内深圳市坪山新区政府、赣州市政府、湖北省随州市政府,以及国家卫计委发展研究中心、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等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政产学研协议,建立学生综合实习实践基地,还建设了4个海外基地,组成了强大的“网络式”、“一体多翼”特征鲜明的实验教学中心教学网。
5改进实验成绩考评体系
传统预防医学各课程的成绩考核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卷面成绩,而忽视实验考核成绩,从而导致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实验考核作为学生成绩重要组成部分,其考核方式不能过于单一,杜绝仅凭实验结果或是实验报告写作质量来确定最终成绩。实验课成绩占总成绩30%,其中实验课成绩还包括样品采集和处理,仪器调试和使用方法,试剂配制、实验结果分析等,这种考核方式不仅提高学生对于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分析思考能力。
综上所述,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实验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以及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实验内容、项目的更新,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创新项目吸引了医学部其他各专业的学生,覆盖范围广,学生不仅接触学科前沿知识,同时激发其科研兴趣,近几年本科生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科研论文57篇,以及大学生科研成果奖9项;(3)学生通过实习实践基地的锻炼,在巩固已有的理论基础知识上,大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就业率平均为98%以上。
参考文献
[1]肖海燕,李菲菲,向浩,等.我国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4,21(2):98-101.
[2]胡志斌,顾爱华,王建明,等.新形势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发展的新机遇[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8,22(3):215-216.
[3]唐美秀.预防医学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9(29):273-274.
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