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污染已成为当前制约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由于其公共品特性,难以通过市场手段有效解决,而环境规制虽 熊弥补市场失灵闻题,却会对企业短期绩效产生负效应,影晌经济持续增长。理论与实践表明,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是企业能否兼顾 环境保护与自身发展的关键,然而肉部资金有限性与外部融资约束。掣肘企业技术持续创新,政府补助成为企业破除创新资源相对不 足的重要途径。文章在构建双羹环境规制、政府奉卜助与企业创新产出三者间关系模型基础上,以2009—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为 样本,计鼙检验了双重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并对该效应的传导机制做了进一步探讨。研究结 果显示:一是正式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闰存在“u型”关系,其强度仍未能刺激企业创新。二是非正式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产 出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其强度已达阻碍企业创新的程度。兰是政府补助强化了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促进作用,但对 非正式环境规制与企业匐新产出闻的j}线性关系却表现出负向调节效应。四是政府补助的调节效应通过影响企业研发投入产生作 用。因此,制定与完善环境规制政策、维持适度非正式环境规制强度以及优化政府补助政策,对于提高企业创新产出,实现环境保护 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正式环境规制;非正式环境规制;双重环境规制;政府补助;企业创新产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并保 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创造了人类工业化史上的奇迹。 然而,经济增长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不平衡等问题突 出…。据美国耶鲁大学环境法律与政策中心等机构联合 发布的《2018年环境绩效指数报告》显示,在新兴经济体 中,中国排第120位,经济快速增长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影 响,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 键问题。由于该问题具有公共品特性,存在负外部性,仅 凭市场化手段难以解决。环境规制作为降低企业排污行 为的关键机制”1,成为弥补环境问题市场失灵的重要措 施¨J。另一方面,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 划又要求,2016—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保持年均6.5%的 中高速增长的目标,而环境规制却因限制污染排放对企业 短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作 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能够促进企业生产要素优化组 合、推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成为协调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产出影响分析
正式环境规制是指政策部门以保护、改善环境为目 的,并通过公权力来保障实施而制定的有关法律或规范, 包括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环保稽查、污染税征收等旧“。 通常具有全局性、可持续性以及强制性等特征。其对企 业污染行为具有强约束力,但又要兼顾环境保护、经济发 展以及社会稳定等。其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表现为 正、负两方面m1。前者基于“波特假说”理论,认为通过 制定科学合理的环境规制政策,刺激企业优化资源配置 效率,实现技术创新,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即环境规制的 “创新补偿”效应;后者则基于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政 府环境规制必然增加企业治污成本,并对企业创新投入 产生挤出效应,迫使原生产工艺调整,影响企业生产率, 即环境规制的“遵循成本”效应。同时,两种效应存在非 同步性m1。 具体而言,政府制定环境规制政策初期,由于受地区 经济发展状况、政策完善程度等因素影响,规制强度相对 较弱,对企业造成的成本低于技术创新投入。企业基于成 本一收益原则,选择缴纳排污费或末端处理,企业创新动 力不足旧1。此时正式环境规制非但未激发企业创新,却 增加了企业社会成本,而挤占已有技术的创新资金,不利 于企业创新。另一方面,技术创新周期较长,具有不确定 性与滞后性特征,决定了环境规制的“创新补偿”效应滞 后于“遵循成本”效应,即环境规制引致的“遵循成本”效 应大于“创新补偿”效应。随着环境规制政策的日趋完 ·32· 善,环境规制强度加大,企业面临的治污成本逼近或超过 技术研发投入,且创新变得有利可图,引导企业自主开发 或引入新技术,以保证自身持续发展Ⅲ1。与此同时,经过 前期累积与积极创新行为,“创新补偿”效应也逐渐显现, 接近或超过环境规制造成的“遵循成本”,表现为企业创 新成果与创新效益的增加哺-。 综上所述,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是通过正负 两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表现为环境规制初期负面影响 占主导的抑制作用以及后期正面影响占主导的促进作 用,导致企业的创新产出先下降后上升。基于此,提出以 下假设: 假设1:政府正式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存在 “u型”关系。
1.2非正式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产出影响分析
非正式环境规制概念最早由Pargal and Wheeler【驯提 出,其是指公众、媒体以及社会团体等与污染企业进行谈 判或协商,实现污染减排,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包括居民 的申诉与控告、民众与污染企业的抗争、社会舆论压力、联 合抵制污染企业产品等。其对正式环境规制作用范围内 外的不规范行为均有一定约束力,是政府环境政策约束外 对企业经营行为的重要监督力量旧“,是对正式环境规制 的有效补充。一般情况下,非正式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治 理的影响相对较小心“,但在有些领域其对环境的积极贡 献更为显著Ⅲ。。
2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
2.1研究模型设定
根据相关理论初步分析了双重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 产出作用关系以及政府补助对两者关系的影响(见图1)。 参照温忠麟等m’的研究方法,构建出数据模型,以检 验双重环境规制、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计量 模型如下: ,P拥=岛+pl职。一l+岛ER:一l+ax(1)。+占加 (1) ,Ph=风+卢l职川+岛衄:一l+岛s幽嘶。+反朋H Js“6s嘶n+oⅨ(‘)。+占。 (2) ,P。=风+卢l衄川+岛朋:一1+J93sM6s嘶。+反朋川 s幽姆。+J95职:一lsu6s协。+以㈩。+口。 (3) 其中,瓦。为控制变量集合。i、r、t分别代表企业、地区 和时间(年)。,P。为被解释变量,表示企业创新产出; 朋。为解释变量,表示正式环境规制;sM6s协打为调节变 量,表示政府补助;控制变量包括:企业规模(s泌。)、商业 连带(cDm凇rc澎。)、外商投资(如陀冶霹加)、经济发展水平 (eco加m如)以及企业资本劳动比率(c叩缸越);s。为随机扰 动项。非正式环境规制(腰尺。)、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产 出间也存在类似检验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2.2变量说明
(1)被解释变量:企业创新产出。选取企业发明专利 授权量并对数化处理后作为衡量企业创新产出的替代变 量,即企业发明专利授权数越多,企业创新产出越高。 (2)解释变量:①正式环境规制。借鉴Levinson¨叫 的测量方法来计算环境规制指数,以此来度量各省份 历年的正式环境规制强度。②非正式环境规制。参照 PargaI、wheeler【2刮的测量方法,即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 人均收入、受教育程度、人口密度和年龄结构四项指 标,合并成一个指标,以此来反映不同地区非正式环境 规制的强度。
3实证结果与分析
3.1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1是主要变量描述性分析。表明企业创新产出变 化范围为0到8.447,平均值为1.678,中位数为1.609,标 准差为1.346,说明不同企业的创新产出存在一定的差异。 同时还可以得到环境规制与政府补助的基本状况。正式 环境规制的平均值O.566,标准差为O.475;非正式环境规 制的平均值2.65l,标准差为O.752,说明两种环境规制测 量指标数据的波动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非正式环境 规制的波动更大。政府补助变化范围为8.294到22.790, 平均值为16.250,标准差为1.492,表明企业获得政府补 助表现出差异性。
3.2假设检验
考虑到研究对象个体效应的存在及在处理面板数据 时不同估计方法的效率差异,本文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 对参数进行估计,并汇报了随机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以 作比较。同时,为避免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在进行参 数估计时选择异方差稳健标准误。男外,考虑到环境规制 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可能存在滞后性,选择环境规制测 量指标的滞后一期,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模型中可能存 在的内生性问题。
4结论与建议
4.1研究结论
(1)正式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存在“U型” 关系。政府前期制定环境规制政策时,约束程度相对较 弱,企业倾向于支付治污费或缴纳污染税,表现为“遵循成 本”相对上升,但低于创新投入,未对企业创新形成激励。 随着环境规制日趋严格,企业承担的治污费大幅提高,其 会选择引进新技术或自主创新,获得“创新补偿”,表现为 企业创新产出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正式环境规制强度 仍未达到“u型”曲线拐点,表明正式环境规制的强度还相 对较弱,未表现出对企业创新行为的刺激。 (2)非正式环境规制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存在“倒U 型”关系。社会公众对企业污染行为包容性极低,迫使企 业不但要末端治理,更要对原有生产技术、作业流程更新改造,进而实现污染减排。但与正式环境规制不同,非正 式环境规制针对特定环境问题,并基于个人或团体利益, 缺乏战略性、全局性,常会对企业施加过大压力,使其陷入 经营困境,不但直接影响企业创新产出,而且阻碍了企业 持续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非正式环境规制的强度已超 过了“倒u型”曲线拐点,表明非正式环境规制显得过于 严格,导致企业承受过重负担,耗散了企业的创新资源与 精力,阻碍了企业创新。
4.2政策建议
上述分析结果对于制定和优化中国环境规制政策、政 府补助政策以及提高企业创新产出具有重要启示。 (1)调整环境规制政策,使规制成为企业创新新动 力。①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并根据地区差异,适时 适度加大对企业污染行为的惩罚力度,使规制效应尽快突 破“U型”曲线拐点,实现环境规制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 用;②根据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为原 则,制定不同的环境规制强度标准,如以重工业为主导和 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地区应区别对待,推进不同的环境规制 政策,使环境保护政策成为企业创新新动力,从而实现环 境保护与企业创新协同发展。 (2)引导公众理性保护环境,使公众监督成为环境与 经济协调发展的保障。社会公众对污染企业的过度施压, 导致其成本大幅提高。为此:①媒体在大力宣传保护环境 的同时,引导公众理性保护环境,倡导既保证环境质量,又 兼顾地区经济发展的理念;②有关机构应深入居民社区, 普及环保知识,特别要公众了解企业环境治理的渐进性以 及技术创新社会效益发挥的滞后性,使公众对环境质量的 诉求成为污染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③政府部门可以制定 相应政策,必要时可以强制约束公众的不合理行为,保护 企业合法权益,为企业创新行为“保驾护航”,进一步激励 企业创新。
参考文献
[1]温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路径是什么——访中国社科院工 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N].光明日报,2018—03一02(13).
[2]cHEN H Y. 11le imp∽t 0f envi姗眦ntal哪laIion,shad州 econ伽y, 蚰d comIpti∞on environm叩“ quality: t}I∞ry 粕d empilical evidence fmm china[J].J伽mal of cl咖er producti佣, 2018,195:200一214.
[3]刘伟,薛景.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来自中国省际工业行业的经 验证据[J].宏观经济研究,2015(10):72—80,119.
作者:苏 昕1,2周升师1
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