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产品采后供应链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滞后是导致流通效率偏低、品质损失严重的主要因素,谋划我国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是提升农产品产后附加值的迫切需求。本文分析了农产品智慧物流的需求,梳理了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凝练了信息化、标准及质量、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足国情,论证提出了2035年我国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目标与重点任务。研究表明,加强政策扶持、标准化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是实现农产品智慧物流健全发展的关键基础与保障;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应用拓展,推动了我国农产品传统物流向农产品智慧物流的转型升级;智能化、一体化、绿色化的供应链将是未来农产品智慧物流的主要发展方向。相关研究可为农产品物流行业的整体运营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升级提供基础性参照。
关键词:农产品;智慧物流;信息化;政策法规;核心技术;公共信息平台;2035
一、前言
“智慧物流”既是学术研究观点,也是行业发展概念,指通过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和手段,提高物流系统分析、决策、智能执行的能力,增强整体的智慧化、网络化与自动化水平[1]。农产品智慧物流指在农产品采后物流的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各个环节中,实现系统感知、全面分析、及时处理、自我调整的先进功能。
二、农产品智慧物流需求分析
从层面看,2010—2020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呈稳定增长态势,物流总费用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从17.8%下降至14.7%,物流效率总体保持提升。在我国物流行业保持稳定增长的背景下,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GDP占比,促进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改善。根据统计局数据[2],2017年我国生鲜市场(含肉类、水产品、禽蛋、牛奶、蔬菜、水果)规模超过1.3×109t,冷链交易额达到4700亿元。庞大的市场规模、偏低的冷链流通率、过高的产后损失,显著增强了对农产品智慧物流技术的需求。农产品智慧物流在满足强大内部需求的同时,有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支持消费升级、保障食品安全。此外,通过智能规划和资源共享,农产品智慧物流将减少物流能耗排放,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从企业层面看,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生鲜产品流通损失,可依托信息化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效能。依托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的共享经济模式,给物流“降成本”带来了新思路,货损率、管理效率、成本投入等诸多方面得以优化与改善,降低物流各环节成本,助力企业利润提升。通过农产品智慧物流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能力,服务企业的风险预测与适时调整,降低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升企业服务水平。从生产者层面看,农产品智慧物流的发展将打通农产品进城的全链条,成为农产品高效流通的“助推器”,稳定和提高农业生产者的收入;扩充农产品产地销售通道,降低农产品产地滞销风险,明显改善农产品的产地损耗率,从而提高农业经营的获利水平。
三、我国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现状
(一)法律与政策
2009年,《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了智慧物流体系建设与发展。2010年,《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指出,提升我国冷链运输能力与冷链率,建立跨区域长途调运体系,促进冷链物流一体化发展。2014年,《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部署了2020年前我国物流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智慧物流列入12项重大工程。近年来,我国智慧物流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信息化水平接近世界前列,但物流与信息化的结合薄弱,智慧物流发展水平落后于发达;果蔬产品预冷率、人均冷库容量、冷藏车冷冻资源占有率、冷链运输率、损耗率等指标也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2016年,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品的冷链流通率分别为22%、34%、41%,仅因果蔬采后品质劣变与腐烂而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4,5]。我国智慧物流无论“质”还是“量”,都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倡议等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冷链物流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支撑。法律与政策支持是智慧物流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和基础。然而,农产品各环节操控规范、温控标准、基础设备等仍缺乏统一标准,致使各环节资源难以有效整合与衔接;供应链上下游信息不对称,产生信息“孤岛”“断链”现象,直接阻碍了农产品品质安全维持、供应链经济价值与一体化化管理、具有高抗风险能力的柔性供应链构建[6]。
(二)基础设施设备水平
根据《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报告》(2018年),我国冷藏库容量约为4.775×107t(折合1.2×108m3),相比2008年增长近5倍;冷藏车保有量约为1.34×105辆,同比增长16.5%;果蔬冷链流通率、运输率相比2008年分别增长近4倍和3倍;但人均库容量、人均冷藏车量仅为发达的1/10,差距显著。另据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19年生鲜市场交易规模为3780亿元,2020年为485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55%和28.31%;但年人均水果消费量仅约60kg,不足发达的一半。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对外开放新格局加速形成,消费个性化与高品质需求持续增长,都将促进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需求市场的持续扩张,冷链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四、我国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的问题剖析
(一)信息化滞后与覆盖率低
2020年我国人均GDP为10504美元,已连续两年突破10000美元大关,消费者从“量的满足”进入了“质的满足”为主要需求特征的营养健康食品制造新阶段。为满足生鲜食品消费升级必须推动我国冷链物流转型升级(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精细型、专业型的转变),然而由于冷链基础设施薄弱与信息化发展滞后,透明化监管效力和技术不足,冷藏运输率与冷库利用率偏低,导致我国生鲜果品流通损耗率达到30%[11,12]。因此,健全冷链物流体系,加强信息化与标准化建设,精准弥补各环节短板与突破瓶颈,将是满足消费者对高质量生鲜果品市场需求的关键举措。首先,我国冷链物流中小型企业比例较高,企业间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规范、统一的管理。信息化建设前期的高成本投入也是影响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阻碍因素。因此,针对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可适当给予专项财政支持或实施相关优惠政策,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改善中小型企业信息化水平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其次,在农产品整个冷链物流流通过程中,全链条的信息化覆盖不完整、不完善。冷链企业更为注重对冷藏存储、冷藏运输及配送等经济效益较高的环节进行信息化监控,以期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流通成本的目的;相对忽视农产品生产、销售及后续消费环节的信息化监控管理,导致农产品冷链流通过程出现信息化管理断链、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控断链等情况。因此,确保农产品在冷链全链条中安全流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经营管理以及冷链各环节自动化、智能化操控,关键在于保持农产品冷链全链条的信息化覆盖。最后,我国现有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多以公路冷藏运输为主,在铁路、水运、航运等方面还未形成有效覆盖。这是形成冷链物流“信息孤岛”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阻碍了不同物流信息化平台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互,制约了冷链物流多模式运输及冷链物流效率提升[13]。在冷链物流信息建设初期需要巨大的资本和技术投入,才能解决冷库、冷藏车等落后的冷藏设备,温度监控、管理系统等软件问题。
(二)标准不健全与质量安全问题突出
冷链物流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是确保全链条规范化、规模化、统一化乃至全球化运营的前提。关于冷链物流,2017版《冷链物流标准目录手册》中颁布发行的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共计193项,集中在冷链存储、运输环节,缺乏覆盖整个冷链流通、衔接不同冷链环节的标准。在冷链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方面,尚未明确数据采集、传输、处理、通信等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冷链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14,15]。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相关标准的强制性执行力不够,加之法律法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大部分标准失去其引导意义。我国农业生产长期以个体“小农生产”为主,生产经营分散、集中度较低,加之农业自动化技术还有待提升,在农产品生产源头较难实现质量标准化,需要在全链条中对农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和检测。农产品的鲜活性特点,对运输、仓储环节的冷链保障提出较高要求。物流成本是农产品流通成本的主要构成,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精包装、冷链设备等来降低成本。然而,农产品体积大、单位体积价值低、运输和贮藏成本高,在物流成本投入方面的吸引力不足[16]。冷链物流对相应设备的高要求带来了较高的运输风险,一旦冷链物流运行出现问题,则供应链中的各个参与环节都不可避免地利益受损。
五、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目标
(一)2025年发展目标
建设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基础设施,保持对物流园区等基础设施的持续投资,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构建食品安全预警追溯智能云平台、全供应链过程智慧监管体系,探索以大数据为支撑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模式。整合食品安全源头监测能力,管控流通和疾病可追溯性数据,建立食品安全监管数据云平台;突破风险预警模型技术,建立智能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平台,实现食品安全风险的分级管理。着眼食品流通新模式迅速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重点发展食品冷链可追溯、在线销售食品可追溯的监测技术和设备;注重食品安全监管数据、公共卫生监测数据的整合运用,建立可预警、可追溯的技术体系。从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关键领域应用、行业支持服务、资源整合与共享四方面着手,实施农产品智慧物流大数据产业的试点和示范项目;总结经验、形成规范,开展行业推广应用,促进健康有序发展。
(二)2035年发展目标
实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融合,解决农产品智慧物流数据(行业性、部门类)可能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行业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瓶颈问题。利用云计算、大数据、AI、区块链等新型信息化技术,与食品营养、健康产品设计、食品安全监管业务进行深度融合,构建全国联网的智慧食品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实现基于物联网与RFID的食品安全与质量监控智能环境,形成基于价值链的食品服务质量体系。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产品智慧物流大数据产品体系,培育具有行业特色的大数据应用企业;推动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形成特色行业系统解决方案。
六、对策建议
(一)法律与政策
适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运用好法规、政策手段推动农产品智慧物流的转型升级,以期稳定市场秩序,明确管理责任,为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19]。及时制定和颁布绿色物流相关的法律文件,推动农产品智慧物流体系成长为绿色供应链生态体系,保持长期可持续发展。管理机构考虑企业发展的合理诉求,企业运作坚持客户需求至上,构建管理机构、企业、顾客之间充分协调的农产品智慧物流模型。农产品智慧物流行业涉及商业、交通、信息技术的交叉合作,建议多个行政部门开展共同协商与综合管理,破解农产品智慧物流多方信息难以高效共享的难题。剖析农产品智慧物流运营模式,针对性地制定相关政策,实施必要且严格的监督与管理。
(二)标准化体系建设
建立农产品智慧物流信息化标准体系,为行业发展提供富有成效的标准化指引。农产品智慧物流依赖于数据采集、传递、处理,通过物联网实现各环节活动的智能化监控与操控,实现各环节的关联与协调。相关过程依赖软硬件使用、信息传递与处理,建议制定规范统一的行业标准,支持综合成本降低。提高对现代物流标准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本行业、标准化方面的专业力量,高标准制定软件程序、信息接口、信息安全等标准,配套完善农产品智慧物流标准体系。
参考文献
[1]董笑妍.看会展经济如何带动地方产业转型白沟国际箱包博览会再创新高[J].纺织服装周刊,2018(25):38.DongXY.Howdoestheexhibitioneconomydrivethetransformationoflocalindustries:ChinaBaigouInternationalLuggageExporisestoanewpeak[J].TextileApparelWeekly,2018(25):38.
[2]马姗姗.农产品冷链物流潜力巨大[J].物流与采购,2018(9):46–47.MaSS.Coldchainlogisticsofagriculturalproductshasgreatpotential[J].ChinaLogistics&Purchasing,2018(9):46–47.
[3]何黎明.我国智慧物流发展现状及趋势[J].国情国力,2017(12):9–12.HeLM.DevelopmentstatusandtrendofintelligentlogisticsinChina[J].ChinaNationalConditionsandStrength,2017(12):9–12.
[4]沈睿.破局行业短板海航冷链布局全程供应链[J].储运,2018(11):86.ShenR.Breaktheshortboardoftheindustryshippingcoldchainlayoutofthewholesupplychain[J].ChinaStorage&TransportMagazine,2018(11):86.
韩佳伟1,2,李佳铖1,2,任青山1,2,3,赵春江1,2,杨信廷1,2
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