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下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策略

2022-03-02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浏览量794

  摘要:近年来,生鲜农产品流通成本投入高及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出现,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在流通过程中引入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效率,而且还能保障其安全与质量。结合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物联网技术下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的策略。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

  为贯彻执行《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农业农村部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116项节本增效农业物联网应用策略。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引入物联网技术,有利于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然而,因各种现实因素的制约,农产品配送模式较为滞后,不利于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发展。对此,借助物联网技术对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进行优化,不仅可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保障产品质量,而且还能提高配送效率、控制配送成本。

物联网技术下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策略

  1物联网简述

  物联网是一种独特的信息技术,预示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2]。物联网技术是一项关键技术,能够将物与物进行有效连接,实现从信息交换到物物交换的转变。物联网技术的出现,掀起了第三次信息技术浪潮,将互联网技术真正融入实际生活中。建立网络体系的根本出发点在于监测与控制物品,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一般情形下,构建物联网需要以通信设备为基础,主要包括红外线感应器、GPS、传感装置等,将先进设备同网络连接起来,传导有关信息,构建智能化、系统化的网络管理系统。

  2物联网技术下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

  2.1构建鲜活农产品供销网络

  采取合作模式,把广大农民纳入合作社保障范畴,对农产品物流主体进行优化,对物联网、农产品物流信息网与因特网进行一体化建设,构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新平台,实现畅通对接与共享生产资料、生产技术、信息服务等信息。同时,农村合作社、种植大户、经销商与承运商有效联合,在各城市设立农产品销售站点,逐步形成密切合作的经济组织,构建农产品供销网络,对各城市农产品销售情况进行全面收集与及时反馈,确保物流主体能够对市场动态及农产品信息进行准确了解,强化自身风险意识与抵抗风险的能力,最终实现共赢。

  2.2构建农业生产信息监测系统

  建立农业生产信息监测系统是为了实现鲜活农产品物流管理智能化。在该系统中,无线网和互联网作为核心网络助力系统运行,底层采用二维码、RFID射频等技术实现对鲜活农产品信息的采集获取。该系统在传统鲜活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实现室内定位、远程盘点和自动校核等功能。系统整体架构如图1所示[1]。其中,感知层采用了二维码扫描器、车载定位终端、RFID阅读器等各种传感技术,可迅速把所收集的信息传输到共享平台,如土壤酸碱度、水质、温湿度等。定位标签和车载终端用来采集鲜活农产品物流信息,RFID阅读器等用来获取鲜活农产品在不同环节运作下的相关信息。在整个物流环节中,借助PDA手持终端,通过鲜活农产品二维码更新托盘标签信息。RFID阅读器也能够通过阅读托盘标签信息核对鲜活农产品信息,通过对RFID阅读器的远程控制读取储位标签,以获取实际信息。感知层获取相关信息以后,将其传输至网络层,网络层则借助基础承载网络将农产品信息传输到应用层,为感知层中的农产品信息传递、路由与控制提供技术支持,确保数据能够在网络中畅通地传递与交换。应用层则采用物联网技术,统一管理不同类型的感知数据,智能化管理农产品。在物联网中,鲜活农产品生产信息监测系统就像一个信息平台,在不同流通环节中透明化、可视化监控、控制与溯源鲜活农产品[2]。同时,不同市场参与人员可共享信息,准确预测鲜活农产品市场的需求,对供求变化进行准确把握,确保供需始终处于平衡状态,预防出现盲目生产的情况。

  2.3构建鲜活农产品安全检测系统

  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必然会促进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的改革与升级[3]。在我国,农业问题备受关注,国内外频繁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充分反映了应重点思考如何监控食品生产到流通的各个环节的问题。对于食品的安全管理而言,应确保从田间到餐桌整个流程的安全性。对此,需要借助物联网技术,构建一个鲜活农产品全程监控系统,为食品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在监控系统中引入智能化监测仪及条码技术,仔细检查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商场上架等各环节的安全情况,如实整理与记录,及时把结果传输到食品安全溯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统一发布农产品安全信息,各地区消费者、承运商能够在平台上查询货物生产日期、原产地、检测结果等相关信息,一旦出现问题,可迅速找到问题环节。积极研发各种实用性应用程序,如食品安全溯源、预警与应急处理、信息发布、统计报表和数据挖掘、数据访问安全控制等[4]。同时,用户可借助客户端、查询机、手机等多样化渠道迅速访问平台,同生产检验、监管及消费等相关环节连接起来,真实了解生产与流通的整个过程。一旦出现问题,可基于溯源迅速召回与控制,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4建设鲜活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

  构建物联网农产品绿色信息网络体系,共享整个农产品流通数据,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不畅通的问题[5]。首先,将物品相关名称、产地、类别、日期等信息写入电子标签并把电子标签贴在物体表面,后续流通过程中借助数据编辑器实时更新流通价格信息。其次,在生产流通过程中,附有产品信息的电子标签可借助自身能源或外部能源把所存储的信息迅速传输出去,天线接收后便传输到阅读器,通过阅读器的准确解读,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解读的数据信息。再次,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到物联网数据库,实时更新数据库数据,共享产品信息。最后,将计算机与显示设备、打印设备连接起来,为广大用户提供便捷。

  3结束语

  随着物联网技术日趋成熟,在企业管理尤其是物流管理领域,物联网技术已经获得了广泛应用,展现出相当大的优势,因此被越来越多企业管理者发现并重视,但在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具体业务方面,物联网技术的发挥空间还很大,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利用物联网技术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路径,可有效解决流通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安全不达标等问题,确保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值得注意的是,在物联网技术运用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引导与鼓励,在技术研发方面提供资金与政策支持。同时,在推广过程中,立足于市场广泛探讨有效的商业经营模式,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方路线,李平.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管理体系研究》评述[J].食品与机械,2020,36(11):230.

  [2]丛超.我国鲜活农产品跨境电商物流流通能力提升的技术瓶颈及其克服[J].农业经济,2021(1):128-130.

  [3]李承高.物联网视角下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3):17-18.

  [4]敖贵艳,王静.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创新策略——基于物联网供应管理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6(9):26-27.

  [5]刘鹏.鲜活农产品物联网流通渠道发展探究[J].改革与战略,2017,33(6):103-106.

  刘晓岑

相关推荐

正规出版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