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膜下滴灌高产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

2022-02-25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浏览量504

  摘要:向日葵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高效应用,以及对常见病虫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为向日葵高产稳产创造有利生长环境,使之经济价值最大化发挥。

  关键词:向日葵;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向日葵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区。我国北方地区有向日葵适宜生长的良好自然条件,而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可以起到保温、保墒作用,还可以提高水肥利用率,是实用性比较好的种植技术。

向日葵膜下滴灌高产栽培与主要病虫害防治

  1巴彦淖尔市向日葵种植情况

  巴彦淖尔市地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地域面积有65000km2,地势呈现出由南向北倾斜的特点,起伏较小,其中河套平原具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巴彦淖尔市气候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特征明显,雨热同季,受季风影响明显,年均气温在3.7℃~7.6℃,年均降雨量在100mm~300mm,降雨主要集中在夏季的7、8月份,并且以暴雨类型为主,年均蒸发量在2030mm~3180mm,年均日照时数在3100h~3300h,是我国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对于农作物生长非常有利。巴彦淖尔市现有农业耕地面积723793.58hm2,主要农作物类型有小麦、玉米、食用向日葵、加工番茄等。从地理环境方面来看,巴彦淖尔市地处向日葵种植的黄金纬度区域,年均种植向日葵面积在266666hm2,总产量达8亿kg以上,占到了全国向日葵播种面积的25%,所种植的向日葵具有籽粒饱满、颗粒大、产量高等的显著优势,市场经济价值较高,获得地理标志产品。近些年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下,巴彦淖尔市不断扩大向日葵种植面积,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实现标准化生产,向日葵种植产量和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也逐年增加,逐渐成为地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2向日葵种植的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2.1优选品种

  目前,巴彦淖尔已建成了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向日葵种质资源库,也是商务部认定的级籽仁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在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对于向日葵品种也进行了优化和研究,已累计推广上市新品种20余个,其中SH363和SH361新品种的市场占有量达到90%以上,该品种具有抗病虫害性好、产量高、品质优的特点,可以大大增加农民种植收入。

  2.2科学整地

  从向日葵的生长习性来看,它是一种喜光、抗旱性强的经济作物,对于种植土地的土壤有一定要求,不适宜在低洼易涝的地块栽培。对于种植人员来说,要尽可能的选择在土壤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肥力好的地段进行种植,不可在黏性过大的土壤中栽培,而且种植土地的前茬农作物最好是以小麦、棉花、豆类等类型为主,轮作时间至少为3年。在前茬农作物收获后要第一时间进行土壤深耕翻松,如果灌溉条件便利的话还可以进行冬灌。在早春时节要对土地进行耕耙处理,提高土壤保墒性和保温性,播种前要镇压至少2次,确保土壤上虚下实,平整性良好,不存在较多杂物、残留地膜。

  2.3基肥施加向日葵整个生长周期内对肥料养分的需求量较大,需要在整地和播种环节做好基肥施加工作,确保种植土壤有充足养分,在基肥施加过程中要做到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混合添加,可施加完全腐熟的有机肥30m3/hm2~40m3/hm2,并施加磷酸二铵150kg/hm2~200kg/hm2和尿素100kg/hm2~150kg/hm2,种植土壤的养分充足,可以为向日葵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保证向日葵健康茁壮生长。

  2.4滴灌设备和地膜的铺设

  向日葵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需要在播种前对滴灌毛管设备进行合理铺设。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地膜的选择可以以幅宽145cm、厚度0.008mm的地膜类型为主。在滴灌带进行铺设时,要保证和覆膜同时进行,滴灌带铺设间距要控制在70cm左右,保持滴头向上,覆膜方向为东西走向,地膜间距设置为30cm左右并保持和地面贴紧,可以顺主风向每间隔2m~3m的距离横压土进行压实[1]。

  2.5适时播种

  结合巴彦淖尔市气候条件,在对向日葵进行播种时,要尽可能避开高温多雨天气和花期相冲突,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菌核病的产生,可以适当的将播种时间进行延后,可以在5月下旬~6月上旬之间进行播种。除此之外,在开始播种前还需要对种子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使用40%的甲基异柳磷550g混合清水3kg~4kg对种子进行拌种(30kg)。

  2.6播种方法

  2.6.1机械覆膜人工播种。

  这种播种形式是先用全膜双垄沟播播种机对种植土地进行作业处理,在该设备应用下,可以一次性实现土地的开沟、施肥、药剂施加、滴灌带铺设、覆膜压土等作业,在适宜的播种期内利用点播器进行人工破膜穴播,单个穴要播种1粒~2粒种子,穴深为3cm~5cm,这种播种方法的一大优势就是可以实现覆膜的提前,对土壤墒情最大化利用,保证种子顺利破土发芽。

  2.6.2机械播种。

  在合适的播种时间段,可以采用上述播种机,按照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的标准,一次性完成土地的开沟、施肥、药剂施加、滴灌带铺设、覆膜压土等作业。机械播种形式对于播种时间有较高要求,种植区域的播种面积较大时,需要利用到的播种机也比较多,需要对播种机的播种速度合理控制,避免出现播种孔和出苗位置不一致现象,影响到正常出苗。

  2.7播种密度

  向日葵的播种密度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既包括向日葵品种特性,也要考虑到种植土壤的肥力情况,保证种植密度合理。对于水肥施加条件较好的区域,可以适当的增加种植密度,矮杆品种可密植,反之则需要适当稀植。通常情况下,油葵播种行距为35cm×60cm或33cm×65cm,食葵播种行距为70cm×80cm。

  3向日葵膜下滴灌高产栽培的田间管理

  3.1间苗和定苗

  从向日葵生长习性方面来看,向日葵在幼苗期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发育时间也比较早,要避免幼苗出现徒长,就需要及时进行间苗,间苗时间可以在其幼苗长至2对真叶时进行,之后要定苗,定苗可以在其幼苗长至2对真叶时进行,如果种植地段的病虫害发生较为流行或碱害比较严重,就可以将定苗时间适当延后,但要保证定苗在期幼苗长至3对真叶时进行,不可过晚。

  3.2中耕除草

  做好中耕除草工作可以为向日葵产量和品质良好打下基础。从实际种植情况来看,向日葵在生长过程中,需要至少进行2次~3次的中耕作业,第1次中耕时间可以在向日葵长至1对~2对真叶时,和间苗定苗作业同时进行,中耕深度要合理控制,不可过深,而第2次中耕时间可以在定苗作业后的7d内进行,中耕深度同样要适中,第3次中耕要在封垄前完成,这次中耕可以配合开沟、培土、施肥等作业同时进行,中耕深度可以适当加深。通过中耕作业,可以打破土壤板结,提高土壤保墒性和保温性,避免水分大量蒸发,为向日葵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2]。

  3.3查苗和补苗

  向日葵属于是一种双子叶的经济作物,种子破土发芽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且在该周期内会因为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缺苗断垄现象。这就需要种植人员在种子出苗期进行全面巡查,如果发现缺苗现象较为严重,就要第一时间进行补种,对于缺苗较少的可以适当进行移种,移种时要注意种子根部带土,移种后要浇足定根水,使移种后的幼苗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3.4水肥施加

  从向日葵的生长习性来看,它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在其幼苗期不需要进行水灌溉,可以将第一次浇水时间适当延后。向日葵的整个生命周期内需要浇水2次~3次,第1次浇水要在现蕾前,一般是在6月份上旬左右,第2次浇水要在现蕾期,时间是6月份下旬左右,第3次浇水要在开花期,时间是7月份中旬左右。在追肥时,可以采用膜下滴灌追肥形式,选择合适的水肥一体化设备进行水肥施加,结合向日葵长势情况,在其整个生长周期内施加尿素30kg,在拔节期、现蕾期、开花期要结合实际合理施加[3]。

  3.5辅助授粉

  从向日葵的授粉过程来看,它的授粉主要是靠外力完成的,例如昆虫、蜜蜂等来实现,其自身授粉结实率并不是很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向日葵开花期在田间放置蜂箱,放置数量为每0.2hm2~0.33hm2放置1个,这样可以使蜜蜂顺利完成授粉,提高向日葵结实率。如果地区条件欠缺,则可以进行人工授粉,具体是在向日葵盛花期使用粉扑子法或花盘接触法来完成授粉过程,授粉周期为每日3次,授粉2次~3次即可。

  4向日葵生长中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向日葵生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病虫害较多,这也是影响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加强病虫害防治管理,确保向日葵健康生长是高产的基础。结合向日葵实际种植来看,其主要病虫害有白粉病、菌核病、锈病、金针虫、向日葵螟、金龟子等.对于不同病虫害类型的防治,要先掌握其病发原因和特征,采取相应的防治对策,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降低其产生的危害。

  4.1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措施

  4.1.1白粉病及其防治。

  首先,白粉病是北方向日葵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该病会对向日葵叶片造成严重危害,染病植株的叶片表面会出现一层污白色粉斑,病情后期会长出很多黑色小粒点,也就是病原菌的闭囊壳。向日葵植株发育缓慢,植株变得矮小,籽粒不饱满不结实。其次,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闭囊壳引起的,闭囊壳在病体上越冬后,在春季放射出子囊孢子,在风力作用下进行传播,孢子囊在地面温度和湿度适宜时会对表皮进行侵蚀,并且菌丝也会不断扩张,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二次侵染,分生孢子可以在-30℃~10℃的温度内萌发,最佳萌发温度为20℃~25℃。最后,对于该病的防治有多种方式,一是农业防治手段。种植地区可以实行轮作制度,这样可以降低发病率,并及时将向日葵田间的杂草、病原进行清理,种子也要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在播种前进行拌种处理,在生长过程中合理施加肥料。二是种子灭菌。可以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三是化学药物防治。可以发病初期阶段可以使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粉剂0.75kg/hm2等药物混合清水以喷雾形式进行防治。

  4.1.2菌核病及其防治。

  向日葵的菌核病的主要病原为核盘菌,该病病菌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左右,菌核在经过3个月~4个月的休眠期后,会从菌核上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萌发温度在0℃~35℃。该病的主要类型有四种,即根腐病、茎腐病、叶腐病、花腐病,其中根腐病和花腐病危害比较严重,幼苗期发病主要在茎基部,绕茎形成水浸状病斑,潮湿时长出白色絮状菌丝,干燥后病部收缩变细,茎内形成黑色菌核,植株呈立枯状枯死。成株期发病也以茎基部为主,呈现出淡褐色的湿润状病斑,逐渐扩大到整个植株的茎部,后期病斑干枯呈灰白色。该病的发生和种植环境的气候条件有很大关系,尤其是降雨量、温度、光照条件等[4]。对于该病的防治有农业防治、药物防治两种。农业防治就是优选耐菌核病的品种,种植地区和禾本科农作物进行轮作,并做好后期田间管理措施,发现病株要及时清除,肥料施加要保证氮、磷、钾肥的适量,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药物防治就是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拌种,可以将种子清洁后使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降低根茎部位的发病率,并且在现蕾开花后使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盛花期进行喷施,喷施周期为每周1次,连续喷施2次~3次即可,如果种植地区的病发率较高,则可以提前进行喷药防治。

  4.2常见虫害及其防治措施

  4.2.1向日葵螟及其防治。

  向日葵螟是向日葵生长过程中危害较严重的一种虫害,该害虫1年可发生1代~2代,其中第1代危害较严重,成虫会在向日葵花盘上进行产卵繁殖,幼虫孵化后会啃食种子,将植株的花盘啃食为较多隧道并结网,夏季高温多雨天气会导致向日葵花盘出现腐烂现象。首先,要对种植地块进行合理轮作,可以和禾本科作物进行至少3年以上的轮作,并选择抗虫害性较强的品种,种子果皮坚硬且厚,表皮光滑,降低害虫危害[5]。其次,对种植土壤进行翻耕,控制越冬虫量,在成虫产卵繁殖阶段可以引入赤眼蜂进行防治。最后,药剂防治,在向日葵花盘上的幼虫孵化初期,可以使用90%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也可以在喷施时添加有机硅,实现节药增效的目的。

  4.2.2白星花金龟及其防治。

  该害虫会严重危害向日葵的花盘,会造成花盘出现腐烂现象,对于其的防治可以选择抗害虫性强的品种,并在秋季对种植土地进行翻耕,消灭越冬期害虫的幼虫,减少虫源,也可以在成虫产卵繁殖时使用25g/L的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0.3L/hm2或0.3L/hm2的溴氰菊酯乳油0.3L/hm2,混合清水后以喷雾形式喷施在叶面,也可以添加有机硅,保证防治效果良好。5结束语向日葵的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向日葵种植产量和质量,充分利用膜下滴灌技术的优势,提高水肥施加效率,并且该技术的应用在巴彦淖尔市实行的“四控行动”中也有积极作用,可以推动向日葵种植产业的长远发展,提高种植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宇丹.赤峰市向日葵全膜双垄沟播丰产栽培技术[J].农业工程,2020,10(12):107-110.

  [2]刘慧军,丁玉芹,马显民,刘丽丽,孙兴富.向日葵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9(7):22-23.

  [3]徐丽烨,牛广林,贾守明.北方向日葵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13):120-121.

  [4]张斌,王平,陈佩珍,张海琳.向日葵膜下滴灌栽培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8(6):10.

  [5]刘景秀.向日葵全膜覆盖膜下滴灌高效栽培技术[J].农技推广,2016,32(4):38-39.

  赵云霞

相关推荐

正规出版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