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2022-02-21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浏览量580

  摘要: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互联网已从消费领域快速延伸到生产领域,工业经济具备了网络化、智能化特点。互联网创新发展与新工业革命形成历史性交汇,催生了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人才紧缺,为了加快人才培养速度,本文对高职院校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的设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建设方案。

  关键词:工业互联联网;专业设置;可行性

  近些年,频繁发布工业互联网的相关支持政策,推动工业互联网产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工业互联网人才紧缺问题日益突出,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工业互联网人才已迫在眉睫。而职业教育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其围绕社会产业的发展重点,将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生需求侧对接,承担着培养高质量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1]。因此,在高职院校设置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是必要的,现经过大量的社会调研论证认为在本校设置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也是可行的。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设置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分析

  1.1苏州工业互联网发展工作目标

  近年来,国内各大城市纷纷加码布局工业互联网,上海出台《“工赋上海”三年行动计划》,深圳大力建设“工业互联网学院”,青岛提出“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苏州也全力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坚持基础支撑有力、融合应用引领、创新生态活跃“三步走”战略,展现苏州作为。

  为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全力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在《于全力打造“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的若干措施》中提出,力争到2022年,建成基础支撑有力、融合应用引领、创新生态活跃的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领先城市。建成5G基站3.5万个,实现市域范围5G全覆盖;建设10个以上工业互联网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动1万家以上工业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升级,7万家以上中小企业上云用平台。培育国内领先的本地基础共性平台1~2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本地信息安全企业5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解决方案供应商50家。选树500个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案例,遴选一批示范作用强、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标杆。高水平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争创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1.2苏州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

  近年来,苏州积极抢占工业互联网的战略制高点,着力打响“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品牌。目前,苏州建成5G基站超过1.2万个,在用大数据中心38家,在建数据中心8家。累计创建江苏省五星级上云企业20家、四星级上云企业205家、三星级上云企业446家,上云企业数占全省四分之一。

  同时,十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有6家落户苏州,形成了多层次、全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格局。截至目前,苏州已创建完成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3个,江苏省工业互联网特色基地2家,占全省1/3,苏州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会员已达400余家。此外,苏州智能制造融合发展中心入选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创新体验中心,获得部重点专项支持。

  园区秉承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懈坚持与数字化发展的创新追求,已形成优越的底蕴和基础,制造业企业的总数超过9000家,覆盖33个工业大类,2020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5311.7亿元,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两个产业集群产值均已超2000亿元,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纳米技术等新兴产业逐步迈入千亿级行列。雄厚的产业基础为产业数字化提供了巨大的场景潜力。

  1.3互联网人才需求状况

  工业互联网技术推动高端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长,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还停留在传统教育培养模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需求。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6年12月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中提出,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预计将达到950万人。工业互联网人才缺口大,目前已有的互联网人才和制造业人才无法将两种知识融会贯通,使得现有人才难以充分发挥作用[2]。虽然自2017年以来,教育部开展了新工科建设工作,大力建设新型交叉学科的新兴学院专业,但是短时间内仍无法弥补工业互联网人才的缺口[3]。

  从人才供给侧来看,真正开办工业互联网专业的院校极少,与其相关的专业学生数量仅为65.5万人,与岗位需求人数相比,远远不能满足行业需求,因此要加快建设工业互联网专业。

  2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设置的可行性分析

  为了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满足社会产业需求,实现精准就业,2015年在《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强调要深化产教融合。通过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因此,在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师资力量培养都需要相关企业的介入[4]。

  目前,我校有应用电子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7个院系,开设的专业有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人工智能专业、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等专业。近几年,学校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教学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教学。拥有高级讲师职称的专业课老师占比达50%以上。

  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设置的可行性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2.1引入行业专家、明确教师提升目标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兴技术产物,其人才培养的师资仍然是以教学型教师转型为主。而教学型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缺少企业实践经历,对工业互联网的行业标准、岗位需求了解不足。因此,在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等方面要引入企业专家,在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总体设计,明确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及课程构建。再根据教师的特点对课程进行任务划分,让教师明确自身的提升目标和方向。

  截止目前,苏州已有苏州慧工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被列入“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十大新平台,亨通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列入“工业互联网看苏州”十大最佳实践名单。另外,于2018年8月成立了苏州市工业互联网联盟,由苏州市工业经济联合会、紫光云引擎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江苏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等23家企事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联盟紧密结合产、学、研、用等相关企事业单位,旨在整合有效资源,推进工业互联网产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工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和应用。可以从这些企业中聘请相关专家到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总体设计,明确专业的定位、培养目标。针对一线需求、做好总体设计、构建课程体系。

  2.2构建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工业互联网涉及自动化、通信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一系列技术,其人才培养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并不是单一维度的,具有跨学科、跨行业的特点。因此相比传统人才的培养,工业互联网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采取跨界融合的灵活措施。

  在师资队伍构建方面,可以开展以下工作:(1)跨专业跨行业融合师资队伍:目前,我校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专业教师分属于不同专业、不同院系。因此构建师资队伍,首先应打破专业隔离,实现师资力量的跨院系融合。另外根据情况也可聘请企业专家、行业精英等作为兼职教师,进校参于教学。这种跨院系、跨行业,校企双方共同组建教师团队,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数字化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2)加强工业互联网专业知识培训进修工作:为了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进修培训学习是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知名大学进修学习,一方面能增强在职教师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能将一些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介入到课程教育教学工作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邀请工业互联网有关企业到校,对教师进行工业互联网专题培训,针对工业互联网基础技术、数据应用分析、行业应用推广和实施等内容开展培训;(3)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建设:进一步完善教师激励制度,鼓励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实习或调研。真正将“双师”培训落到实处,提升教师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水平。同时,通过下企业锻炼,教师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岗位需求,掌握技术规范、设备使用等情况,将行业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或技术难题引入课堂教学,使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5]。

  2.3工业互联网实验室建设

  在工业互联网平台背景下,校内工业互联网实验室的建设是以培养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为主要目的,为实践项日引领、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工业互联网实验室的建设,针对专业课程,能让学生完成就业岗位所需的专项技能。通过岗前的模拟训练,帮助学生对企业所需技术、设备及工作环境等方面有所了解,有效缩短其岗前适用时间,更快适应企业要求。

  因此在深入分析本校互联网技术开展情况的前提下,由专业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研讨,提出建设方案。根据专家意见增添工业互联网相关设备,使实训真正贴近企业岗位,建设工业物联网实训中心[6]。同时考虑到互联网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学校应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前沿,及时增添或更新专业设备,使实验室内部的现代科技含量提高。也要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加入企业的技术创新与技术交流活动,充分将本校的实训优势发挥到极致。

  3结语

  工业互联网人才的培养需要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学校与企业之间深度融合,协同育人。在目前工业互联网人才紧缺的形势下,本文结合本校现有专业特点及园区工业互联网发展情况,对设置工业互联网应用专业的可行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具体举措。

  参考文献

  [1]史枫.技能型人才需求规格调查及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J].职教论坛,2010(25):66?69.

  [2]张英.关于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人才体系的提案[J].科技产业,2020(6):24-26.

  [3]胡晶.工业互联网、工业4.0和“两化”深度融合的比较研究[J].学术交流,2015(1):151-158.

  [4]李培根.工业互联网需要企业生态意识[J].软件和集成电路,2019(9):42-43.

相关推荐

正规出版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