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农村生态建设调研与思考

2022-02-15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浏览量605

  摘要:限制开发区因其特殊的功能定位,在发展方式和途径方面受较多限制,生态保护地区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该文在分析了琼中、五指山等海南省中部地区在内的限制开发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为加快实现限制开发区生态保护和农民收入提高同步发展应实施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态补偿;耕地保育;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扶贫

  1基本情况

  1.1海南生态建设总体情况

  海南作为一个热带岛屿,生态系统脆弱,保护生态环境更显迫切。近年来海南加强生态建设,3年内退塘还林、营造海防林15.8万亩,筑起了环岛绿色长城。在海南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大气、水体、海域等环境质量一直保持一流水平,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0.6个百分点、达到59.2%。截至目前,海南已建成1个环保模范城市、3个级生态乡镇、1个级生态村、19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和150个省级小康环保示范村。

海南农村生态建设调研与思考

  1.2农村生态建设取得较大成绩

  2000年9月,海南全省开展以“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发展生态经济方面,通过政府引导、企业推动、市场调节、科技扶持等措施,各文明生态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村庄周围、家前屋后种植热带果木,使庭院经济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各市县结合实际,积极实施“一池三改五化”工程(即推广沼气池建设,改水、改厕、改圈,硬化村庄内外道路;栽花种草绿化村庄,拆迁改造美化村庄;安装路灯,村道亮化;治理脏乱差,净化卫生环境),并对村庄进行重新规划和民房改造。如保亭县响水镇大本村委会番道村自2010整村推进民房改造工程于2010年8月中旬全面启动,包括财政投入317万元(其中省补贴200万元),企业捐助400万元,农户贷款投入128万元,到目前为止共投入845万元。共建成32栋、64套)崭新单层双房全坡框混结构房屋,面积合3690m2。916m的环村路和298m的进村主道路等村容道路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还建成了17盏太阳能节能路灯,为村民夜行提供便利。建立生态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文明生态村创建的根本任务。海南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文明生态村创建的根本任务。每个文明生态村都建有一间文化室、一个排(篮)球场和一个宣传栏,“村村通”广播电视普及设施也日臻完善。各市县文明生态村充分利用这些阵地,广泛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多种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施富民农业技术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的科学致富能力,切实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海南还从政策法规、城乡规划、体制保障等方面,持之以恒地推进文明生态村建设,同时坚持从农民的切实需要入手,以人为本,激发广大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激发农民文明生态村的积极性。

  2存在问题

  2.1耕地保护面临挑战

  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根据《海南省土地利用“十二五”规划》,截至2009年底,全省耕地总面积72.98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2.89万公顷,至“十二五”期末,耕地保有量为72.07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2.33万公顷。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全省耕地总面积虽然总体保持动态平衡,但总量不会有新的增加甚至还会减少。

  2.1.1海南耕地复种指数偏高

  ,造成耕地养分消耗大海南热量条件好、全年无霜、总积温高、水分充足,耕地复种指数较全国其他地区高。从1980年到2010年间海南省耕地复种指数呈现出先迅速上升后稳中略降的总体趋势。复种指数从1990年起,近20多年基本保持在200%左右的高复种指数,部分地区复种指数超过300%。过度种植使土壤养分消耗较大。

  2.1.2耕地肥力下

  海南土壤有机质近20多年来下降十分明显。据农业部门统计,目前,全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08%,为三级水平;碱解氮平均含量0.42mg/kg,为四级水平;有效磷平均含量为21.68mg/kg,为二级水平;速效钾平均含量为53.49mg/kg,为四级水平;PH值平均为5.1,全省90%以上耕地土壤为酸性。根据2004年资料,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海南属于“丰”水平的样点数从31.9%降到22.4%,“中”水平的样点数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31%左右,而“缺”水平样点数从37.3%升高到46.6%。其主要原因在于海南温度较高、降雨量大且集中,土壤翻耕透气后加速有机质矿化损失,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大幅降低,这一问题在复种指数高(土壤翻耕次数多)的农田中更为严重.特别是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一些高产良田被占用,新复垦的土地大多土壤养分不高,仅“十二五”期间全建设占用耕地将达到9540公顷。不平衡的化肥施用是造成土壤养分失衡的重要原因。由于农民缺乏科学施肥的理念及市场上肥料品种的局限性,导致化肥施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据统计,2000年海南省肥料总投入量为65万吨,而2010年增加至117.5万吨,增长80.8%,其中以氮肥为主,导致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合理。

  2.1.3环保压力加大

  近年来,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使用而流失的农药、化肥、残留在农田中的农用薄膜和处置不当的农业畜禽粪便、恶臭气体以及不科学的水产养殖等产生的水体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海南高温多雨的环境特别容易引起病虫草害的周年频发,农药用量极大。根据相关资料,2010年海南耕地农药投入量为62.5公斤/公顷,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根据《2012年海南省环境状况公报》,全年全省废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9.7万吨,其中,农业源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10.4万吨;氨氮排放量为2.2万吨,其中,农业源氨氮排放量为0.9万吨,全省农业源带来的污染远高于工业废水。

  2.2中部地区农民增收面临较大困难

  2012年,海南全省农业增加值达到711.47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连续16年6%以上的高增长。在多年持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增速整体放慢的形势下,继续保持6%以增速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根据《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5年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的目标,未来农民年纯收入要达13%的增幅,作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持续增长困难,农民收入实现翻番的目标更是难上加难。而在海南中部山区的农民更为突出。以2012年底的统计数据为例,三亚、海口两市人均GDP为4.67万元,海口人均4.43万元,澄迈、琼海、文昌则达到或接近3万元,而处于中部地区的琼中、五指山、乐东等少数民族地区基本上与之相差2倍以上尚未达1.5万元,甚至如琼中仅有11205.18万元,三亚、海口两地均为其5倍。全省贫困人口49.52万人,民族地区贫困人口34.3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69.26%,年人均收入虽然从2009年的3567元增长到6356元,仍然只相当于全国人均收入的70%。

  3建议

  3.1注重耕地可持续保护利用

  耕地地力的恢复和提升需要较长时间,是惠农强农的有效途径,是确保热带现代农业永续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建议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制度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海南耕地地力常青,为海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海南经济绿色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3.1.1加强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

  展开海南耕地质量调查,研究海南耕地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提出海南耕地地力维持、质量提升、生态调控、设施保障和制度优化等方案;进行海南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从农业废弃物利用、绿肥间作或轮作、农家肥合理施用等方面开展热区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关键技术集成及示范。通过测土配方施肥、作物营养诊断、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研究与集成,实现土壤养分资源高效利用。

  3.1.2加强技术示范推广

  针对现有土壤质量提升技术推广难、农民使用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通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撑、农业推广部门具体实施相结合的方式,重点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冬季瓜菜氮、磷肥减量安全施用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合理的间-套-轮作技术;作物秸秆还田技术;绿肥种植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2积极发展生态农业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也是海南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生态农业是海南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建设生态农业已作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而被广泛重视。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积极采用高效安全农业技术,科学使用化肥、农药,积极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城乡提供安全食品。海南所处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决定了热带农业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是海南省现在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要正确处理好工农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耕地等农业资源的流失,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为农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生态环境。

  一是以农业生产基地、规模以上田洋为主体广泛开展产地环境检测和重金属普查,全面掌握产地环境和地力状况。

  二是实施农田综合整治与地力提升工程,整合小型农田水利、标准化菜田建设、土地整理、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等涉农项目资金,统筹安排,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是以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改造标准化菜田,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扩大配方施肥范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200万亩次以上;

  四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推进灌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五是加大对农膜、喷滴灌带、农药包装物等农业投入品田间废弃物回收处理力度,依托农资经销企业建立废弃物回收及无害化处理系统,最大限度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六是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将畜牧业发展和沼气建设统筹规划,统一布局,以标准化、集约化养殖小区为重点,转变畜牧养殖方式,控制饲养总量,着力发展大中型沼气和养殖小区沼气,建设沼液沼渣施用示范基地,推进种养良性循环和农村清洁能源综合利用。

  七是积极开展产地环境质量认证,确保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00%通过环境质量认证,全面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促进品牌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海南省农业厅.海南省品牌农业发展研究课题报告[Z].

  [2]海南省农业厅.关于中部农民增收工作情况[Z].

  [3]海南省文明办.关于海南省文明生态村建设相关资料[Z].

  [4]海南省林业厅.关于海南生态补偿试点工作相关资料[Z].

  [5]陈刚,陈桂明.致公党海南省委会关于推进生态补偿试点省建设助力海南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建议[Z].2013.

  杨邦杰1,黄俊生2,陈桂明3,沈晓英1

相关推荐

正规出版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