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我国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不足,我们应当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对有效供给不足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应当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正确的对策,以指导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新农村建设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农业技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大批的农业科研成果。但目前现代农业技术仍然存在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一方面总量供给不足,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不良供给和局部的供给过剩。这不仅制约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阻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影响到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本文拟从影响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的市场表现分析入手,进行成因推理,着力探究保证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的方法和渠道,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以促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的理解及现征表现
(一)对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的理解
所谓有效供给不足,是指在一定的消费品市场空间内,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域内,虽然用以出售的商品很多,甚至形成积压,但真正适应大多数消费者够买力水平的,真正能被大多数消费者认可与接受的,并且在能弥补有代表性的生产者的平均成本的现行价格下的商品供给却不足。[1]这里需要作如下几点说明:
1.“商品”只局限指现代农业技术。
2“.大多数消费者”指的是我国农业、农村社会、农民,以及由他们所组织起来的企业。那么,此时的商品一定要是“大多数消费者”需要的、有购买欲望的或是其购买力水平所能承受的,否则,那种市场供给我们称之为无效供给或有效供给不足。
3“.消费品市场”即现代农业技术市场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拥有各种技术商品(或技术服务行为)的供给方和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求方进行相关农业技术商品交易的场所。[2]它是连接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的桥梁。而且它是相对于一个特定空间而言,如果没有特定空间这个约束条件,“消费品买方市场”和“有效供给不足”等概念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了。因为在不同的空间,供求矛盾的差异程度是不一样的。
4“.一个较长的时间域”是讨论这一问题的时间约束。如果有效供给不足仅仅只是发生在一瞬间,不足以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这一问题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5“.能弥补有代表性的生产者的平均成本的现行价格”是有效市场供给的经济学背景。而对于现代农业技术这一特殊商品来说,其市场价格应是贴补下的经济活动,来保证科研和技术生产活动正常运转。如果没有大量的财政投入,现代农业技术是难以开发和推广的,或者说某一私人企业的专利产品,其价格单就农民这一消费群体是无法承受的,这样的市场供给也称为无效供给。
(二)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的现征表现
我们把满足了需求的现实供给称为有效供给。反之,则称为有效供给不足,如供给的产品质次、价高、服务差,满足不了需求者的意愿或者需求者缺少充分的选择以及存在资源闲置的供给等。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具体表现为供给结构不合理、供给质量低劣以及技术的转化率和推广率低。
1.供给质量低劣。农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产业部门,科技成果本身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这里所说的现代农业技术成果质量是指成果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生产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此外,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果的效益性和适应生产的需求性也成为决定成果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综合质量低主要表现为成果的适应性差,本身不成熟、不配套,研究成果难以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没有把自身的研究放在整个农业的大系统中来,从而导致:一方面科技成果不断被鉴定,并以资料的形式不断积累,形成科技成果的总量膨胀;另一方面,农业生产上存在的科技问题得不到解决,需要的科技成果又得不到满足,构成大量农业技术成果存在状态下的有效供给短缺。
2.供给结构不合理。农业不但是一个实践性强的产业,而且还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生产部门,它所需要的科研成果应是多层次的综合性成果。能够增加农业技术有效供给的不是单一的现代农业技术而是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根据对北京市的科技对经济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分析结果,农业综合技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乘数是新时期生物工程技术的1.4倍。然而,我国农业技术成果的构成却是单项成果较多,综合配套技术成果少,呈现出结构不合理。如1990-2003年全国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获奖情况是:种植业72.5%、畜牧业11.04%、水产、农机化5.82%、农垦4.58%。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的合理调整和高度化发展,单一结构的农业技术成果更加难以适应农业发展之需要,也不利于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效结合。此外,农业技术成果研制周期长、利用周期又相对较短的独特特点,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
3.技术的转化和推广率低。虽然近几年我国现代农业技术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取得大批的农业科研成果。但起推广应用的只占30%-40%,能大面积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仅15%;另外,对1985-2002年现代农业技术数与产值相关分析,其相关系数仅为0.487,现代农业技术成果与农业产值的相关性极小。而且许多技术成果不适宜现实的推广和传播条件,使得“产品”无法由科技部门输送到生产单位,其有效供给也无法形成。
二、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的成因分析
任何现象的存在都是有其原因的,既有表层的直接诱因,也有深层的根本原因。探析现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有助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造成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资金投入不足
现代农业技术的研制和推广是要以一定的资金投入为支持的。我国农业研究是政府支持下的研究结构,其经费来源也主要是通过财政资助渠道获取的。致使农业技术投入是比较低:一是表现在农业研究经费投入实质上增幅是很小的。1994-2003年间农业科研经费年均增长速度为13.13%,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速度为3.28%。二是表现在农业科研投入的相对水平低且呈不断下降趋势。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在欠发达,农业科研投资占农业总产值的适宜比例应达到1%-2%。而我国1997年农业科研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0.25%,2003年又下降到0.21%,远远落后于发达的水平,就在发展家中也是居后的。三是表现在农业科研面向市场和社会获取资金存在很大难度。也正是因为如此,近些年来出现的农业技术供给跟不上生产者对适用技术的更新需求,特别是更无重大的技术突破。
(二)研究人员缺乏激励机制
就人的经济行为假设方面看,组织成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技术研究与开发的动机是自利,这就是科研激励机制的支撑点。[3]自利的直接目的是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而从我国的现代农业技术激励机制来看,总体上讲是比较弱的,现行的科技奖励绝大多数是“科技成果奖励”,奖励的对象是获奖科技成果,而完成成果的单位和人员,则作为主要完成者在其成果获得奖励的时候得到的却是连带性的间接奖励。这种奖励方式会造成完成单位、课题组成员分配上的矛盾,引起内部人际关系紧张、合作动力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使得科研活动难以有效开展,进而无法保证高质量的成果产生。另外,目前我国现代农业技术人员待遇低(如工资、住房、医疗等都低与社会平均水平)以及科技人员的职务职称、成果评定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优秀研究人才上不来,致使他们流出研究机构,纷纷“下海”、出国,人才流失严重。这些因素必然会对现代农业技术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导致供给的“青黄不接”。
(三)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目前,我国现代农业技术有效需求对形成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出水平具有决定意义。[4]一般来讲,在短期内,现代农业技术供给不会有大的变动,因此现代农业技术的利用和转化决定于有效需求的强弱。据研究,发达农业增长因素中科技贡献率高达70%-80%,我国这一比例仅占30%左右。还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我国也较低仅为30%-40%,远远低与发达的75%-85%。这里一方面受农民收入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的影响,农业技术的利用率和转化率很低,显然需求是不足的,从而无法拉动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效供给。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存在脱节问题,很多的农业科研成果不能应用与当前的农业生产,只能成为实验室成果。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首先是技术供给的激励机制不合理;其次是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缺乏有效的“止损机制”。所谓“止损机制”是指当一种活动不成功时,制度具有终止这种不成功活动以减少损失的机制。[5]
三、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政策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政策是一个系统工程。其根本途径是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加大政府投入,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率,构建规范的市场运行机制,以形成良性的供给循环。
(一)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切实解决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
提高满足农民和市场真正需要的技术是成功实施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的基础和前提。[6]为此,必须改革现有的远离农民、远离市场的农业科研体制。农业科研体制的改革最重要的是准确界定科研机构的服务功能,进行分类改革。一是对于提供公共服务非营利性的农业科研机构,政府应通过竞争择优方式提供科研项目和基地建设经费,并予以必要的政策扶持,要求其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重点解决全局性、关键性、基础性和产业共性的重大问题。加强与农业生产联系多的产业部门的建设,形成研究人员的合理分配格局。二是除提供公共服务的科研机构外,其余的大多数科研机构要转为直接面向农民和市场,建立完善的技术市场体系和技术推广的中介组织来实现成果的转化,使现代农业技术真正商品化服务于农业生产实际。三是促进民营科技型小企业的发展,加强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力度,加强部门之间、地方之间、科研机构与农民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围绕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发挥各自优势,集中攻克农业技术难题。
(二)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和政府介入,并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许多农业技术具有不同程度上的公共产品的两大特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说明市场无法提供最佳状态的农业科技投资量,即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投资以保证科技的有效供给。而财政资源的规模大小及分配方式决定了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因此,加大各级政府的财政投入,尽快达到发展家的平均水平,占到农业GDP的1%-2%,基本满足科研开发与推广的需要。同时在农业科研经费分配方式上进行改革,使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投资比例更趋于合理(三者的适宜比例为1:2:5,已被发达的实践所证明),搞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储备,保证经济发展中有源源不断的技术供给。此外,还应争取多渠道的经费筹集措施,以弥补财政投入不足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状况,提高科研产出效率。
(三)引入激励机制和“止损机制”,加快农业技术人才的培育和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
农业技术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发明、开发、推广和生产应用的进程。要加快对农业技术创新人才的培育,培养一批“草木才子”,推广一批“傻瓜技术”。
第一,以激励机制为切人点,一方面通过科技成果商品化,提高专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科研机构成为自主决策的创新主体;另一面要通过政府的示范作用,如良种示范,科技产业化示范等,刺激农民对技术创新成果的需求,使农民由被动走向主动地接纳农业技术创新成果。
第二,建立相应的“止损机制”。“止损机制”的实质是成本与收益的效益最大化问题。我国现行的农业技术创新具有非价格来源的性质,成本与收益分离,因此,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缺乏风险意识,导致误配的科研资源得不到有效的中止,技术的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脱节。政府有必要建立技术预期制度和风险保障体系,降低因农业技术开发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
(四)加强农民的教育、培训和农技信息传递,以扩大现代农业技术的需求
新的现代农业技术在可能带来高产、低成本的同时,也引起了在技术使用过程中因信息不完备可能引起的风险。教育和培训提高了个人获取、辨识和理解信息的能力,所以教育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扩散。[7]一般来讲,农民的知识水平或称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农业研究和推广的需求是不一样的,素质低的农业生产者必须通过推广组织的作用才能应用适用的技术,而素质高的农民则能很快的吸纳新技术,需求强度大从而相对促进了现代农业技术创新行为的产生。为此,应充分发挥农广校、农函大、农技校和乡镇企业培训中心的作用,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开展电视、广播教育,传播农业技术经济信息,加大农村科技刊物发行力度,着力提高农民素质,以增大技术的需求来引致技术的有效供给。
(五)构建规范的现代农业技术市场
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市场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商品化程度较低,农业技术市场在全国占的数目少,占的比重小,农业技术市场的发育滞后于其他要素市场。据估计,通过技术市场的转化成为生产手段的农业技术成果的只有10%左右(而发达大约是50%)。为提高技术的供给,构建规范的现代农业技术市场是必要且必须的。首先完善现代农业技术市场运行机制,包括完善促进市场繁荣的价格机制和确保技术交易主体合法权益的利益驱动机制,还要建立及时、准确提供国内外各类市场信息的网络系统。其次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市场的制度建设即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与法律教育以及技术市场的管理与监督,完善技术的开发、转让、咨询、服务等各类合同,使技术交易规范化。最后综合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打破地区壁垒、建立市场的信用基础等手段,以构建促进我国现代农业技术供给的市场竞争秩序,维护生产和交换持续正常地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德芳.消费品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双月刊).2000(3):20.
[2]李素萍.我国农业技术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5):115.
[3]匡跃峰.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J].科技与管理.2001:30
[4]何忠伟.现代农业技术的经济学分析[M].农业出版社.2005-4:78
[5]尹洪绢.宋俊骥.陈光.农业技术创新:特点、困难和政府介入.农业科技管理.[J].2003(10):58
彭希林
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