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农业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2021-11-30 所属栏目:论文范文 浏览量723

  摘要:精准农业是保证作物产量和农业环境质量双赢的重要途径。综述了水肥精准管理和病虫草害精准管理的生态环境效益,精准农业通过节省资源投入、减少资源损失、提高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对土壤和水体环境的污染。但目前的评价内容主要集中在资源投入、残留损失、利用效率以及水土质量方面;其次,由于田间变量信息的获取途径不一致、模型预测和田间应用效果的差异、土壤质地以及作物种类的不同等原因,导致精准农业的环境效益评价结果不确定性较大。未来研究应建立精准农业技术田间定位试验,进行长期的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研究,为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关键词:精准农业技术;环境效益评价;影响因素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的加剧,需要从不断减少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食物,肥料、农药和灌溉的不断投入增加了作物产量,但导致土壤退化,农药和养分流失污染河流以及地下水,破坏生态环境[1]。精准农业是保证作物产量和农业环境质量双赢的重要途径[2],精准农业的实践活动源于20世纪80年代,其概念于1990年在美国蒙塔纳州立大学的农业研讨会上被提出,其指导思想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学和资源环境保护。精准农业依靠信息技术、装备技术、生物技术,充分获取田间的变量信息,通过决策分析,在合适的时间和区域,进行变量实施[3],最终目的是在保证作物产量、质量以及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提高农业的可持续性[4],实现农业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最优化,并使农业生产过程的污染最小化(图1)。

精准农业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1精准农业技术评价

  1.1在水肥精准管理方面的应用

  水肥是农业生产的关键,从1960年到2000年,施肥和灌溉对全球粮食增产的贡献比例达70%[10]。但传统农业没有考虑田间的异质性,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灌水和施肥,使部分田块水肥过剩,生态环境受到影响;部分田块水肥缺乏,作物产量难以保证。精准农业依靠信息技术和GPS技术发现、分析和管理田间植物和土壤的时空变异,并进行水肥变量投入。水肥精准管理的生态环境效益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在作物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施用,节省水肥施用量;二是提高作物的水肥料利用效率,减少损失。

  2精准农业技术的影响因素

  2.1变量获取方法

  田间变量信息的获取是精准农业的根本,获取方法的差异影响环境效益的评价结果。变量施肥技术对田间养分变异的获取主要有样点土壤养分分析法、产量图法和植物遥感法[14]。而精准喷药方法对田间杂草和病虫害的获取有机器视觉获取法[29],以及利用田间已获取病虫草害诊断和分布情况、根据系统决策的处方图实施法[26]。其次,大多评价研究并不是田间实际应用的结果,而是模型估计的结果[9]。Bongiovanni等[3]对精准施肥和精准喷药技术的环境效益进行了综述评价,认为缺少实测数据研究,下一步的评价重点应集中在田间实施和监测上。

  2.2土壤质地与肥力

  土壤质地和肥力的高低,不仅决定施肥量的高低,同时影响作物对施入肥料的利用程度,从而影响精准农业技术实施的效果。Larson等[35]研究发现,与传统农业技术相比,精准施氮对减缓土壤氮素淋失的不确定性与土壤质地有关,在壤砂土中的减缓作用较大,而在壤质土中几乎没有减缓作用。在大麦、棉花和土豆种植上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硝态氮残留的时空变异与土壤质地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36]。综合分析也认为,土壤性质是影响精准喷药环境效益的因素之一[3],主要通过影响农药的去向和杂草的密度,土壤pH和有机质显著影响土壤对农药的吸附[32]。土壤的肥沃程度与否对精准施肥的效果具有显著的影响[3],土壤养分含量是影响变量施氮技术的环境效益的重要因素[37]。

  2.3作物种类

  不同的作物对养分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不一致,发生病虫害的种类、时间与面积也不一致,因此,精准农业技术在不同作物上实施的效果会存在差异。Timmermann等[38]发现,精准喷药技术对灭草剂使用的减少作用与作物有关。精准喷药技术在谷物上的作用为47%~80%[39],在玉米上则为42%[40];而Gerhards等[41]也有类似研究结果,精准喷药对玉米、甜菜、冬小麦和冬大麦中灭草剂使用量的降低作用存在较大差异。其次,作物的冠层密度影响精准喷药机械田间操作过程中农药的损失量[33]。

  3存在问题

  目前,围绕精准农业的环境效益评价工作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研究内容较为集中,主要为资源投入、残留损失、利用效率以及水土质量方面。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针对精准农业技术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研究较少,仅有的部分研究主要是通过模型模拟[8,9],缺少田间试验数据的支持。CoolFarmTool模型的结果表明,氮肥精准管理显著降低了小麦种植中CO2和N2O的排放[8];而Pampolino等[9]利用DNDC模拟的结果表明,氮肥精准管理增加了水稻的氮素利用效率,降低了N2O排放;Mosquera等[13]利用静态箱法研究发现,精准农业能显著降低土壤CH4和N2O的排放。其次,精准农业技术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应用类型包括“Single”,“Package”和“Integrated”3种[42],但评价工作大多针对单项技术开展,缺少对多项技术集成的环境效益评价。例如,精准施肥能增加氮素利用效率,降低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产生的N2O[9],但耕作条件影响土壤通气状况和氮素矿化,增加N2O排放[43],使得两项技术结合应用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存在争议。因此,加强对多项精准农业综合应用的环境效果的评价,能为精准农业技术的推广提供数据支持和优化组合。除此之外,虽然精准农业的环境效益被普遍认可,但环境效益是来源于作物产量的增加对盈余养分的利用[25,37],还是源于对肥料投入的节省[44],尚不明确;而且环境效益的评价结果不确定性较大,如水肥药的节省比例和利用效率[14,20],需要加强对内在机制的探讨,来解释结果的差异性。

  4展望

  针对上述问题,应首先梳理当前精准农业应用的环境效益评价方向,针对薄弱环境,尤其是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影响的评价较少的情况,结合当前全球变化的大背景,将农田土壤碳氮储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纳入评价范畴。其次,在评价对象方面,应加强对两项或者多项精准农业技术结合应用的评价研究,评价结果可为精准农业技术提供推广模式,为精准农业技术的集成应用提供数据支持。同时针对已有的评价工作进行集成分析,从国内外相关文献中对相关数据进行提取和整合,研究精准农业技术对水肥药的节省量、利用效率的提升率以及损失量的降低程度,明确精准农业应用的环境效益。最后,建立精准农业技术的田间应用与评价试验,利用田间试验平台结合室内综合分析,深入探讨精准农业技术对环境影响的内在机制,解释研究方法、土壤性质以及作物种类等对精准农业技术应用评价结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JuXT,XingGX,ChenXP,etal..ReducingenvironmentalriskbyimprovingNmanagementinintensiveChineseagriculturalsystems[J].Proc.Natl.Acad.Sci.USA,2009,106(19):3041-3046.

  [2]PierceFJ,NowakP.Aspectsofprecisionagriculture[J].Adv.Agron.,1999,67:1-85.

  [3]BongiovanniR,Lowenberg-DeBoerJ.Precisionagricultureandsustainability[J].Precis.Agric.,2004,5(4):359-387.

  [4]GebbersR,AdamchukVI.Precisionagricultureandfoodsecurity[J].Science,2010,327(5967):828-831.

  [5]SchiefferJ,DillonC.Theeconomicandenvironmentalimpactsofprecisionagricultureandinteractionswithagro-environmentalpolicy[J].Precis.Agric.,2015,16(1):46-61.

  [6]McBratneyA,WhelanB,AncevT,etal..Futuredirectionsofprecisionagriculture[J].Precis.Agric.,2005,6(1):7-23.

  [7]LinkJ,BatchelorWD,GraeffS,etal..Evaluationofcurrentandmodel-basedsite-specificnitrogenapplicationsonwheat(TriticumaestivumL.)yieldandenvironmentalquality[J].Precis.Agric.,2008,9(5):251-267.

  王永生1,2,陈静1,2,陶欢1,2,胡海棠1,2,李存军1,2*,史磊刚1,2

相关推荐

正规出版正规出版

安全可查安全可查

价格优势价格优势

担保交易担保交易

杂志支持服务网为您提供期刊杂志、论文发表支持服务、教著专利等学术咨询服务
学术咨询服务正当时